湖南省疾控发布防暑防病提示:把住“病从口入”关 补水防晒要及时
高温高湿环境下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比较活跃。7月20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防暑防病提示,提醒大家注意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高温中暑的防范。同时,预防儿童青少年溺水、高空坠落、动物咬伤等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2021-07-22你知道急救设备AED吗? 生死救援你也可以尽一份力
在中国,心脏骤停发病率为每年41.8/100,000,以13亿人口计算,每年有5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每分钟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心脏骤停 。90%以上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绝大多数发生在家中,而其救活率不到1% 。心脏骤停可能发生于任何性别、任何年龄,且仅有57%的人有心血管疾病史,很大一部分人并无明显危险因素。 2021-07-21不接种新冠疫苗不能出行?国家卫健委回应
近日,多地基层地方出现了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能出行、不能进商场、不能出摊、不能进医院,以及未接种疫苗的公职人员停发工资等通知,使得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以保护自身的预防行为遭遇了各种尴尬。事实到底如何?记者从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了解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 2021-07-21夏天孩子易腹泻咋应对?
进入夏季以来,门诊收治腹泻的孩子特别多。因为夏季是人体胃肠功能最弱的季节,而夏季食物多且容易变质,造成孩子夏季容易发生腹泻。儿童腹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感染性腹泻,由细菌引起的,如痢疾;还有病毒感染引起的,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另一类是非感染性腹泻,也就是消化不良,主要由进食过多、进食杂乱引起的。 2021-07-21保存西瓜 冷藏、防病菌是关键
近日央视《健康之路》节目中一个关于夏季吃西瓜的实验,引发网友热议。有媒体分析指出,该节目用实验的方式告诉大家,隔夜冰西瓜是“毒”西瓜,吃一口隔夜冰西瓜(25克)会吃入8400个细菌。对此,大家先别紧张,“毒”西瓜其实是部分媒体的夸张说法。事实上,节目的本意是说夏季微生物繁殖较快,人们爱吃的西瓜、凉拌菜、海鲜等食物会有安全风险,处理西瓜和凉拌菜的刀具、砧板、餐具等要做到生熟分开,而冰箱也不是“保险箱”,也可能有致病菌繁殖,尽量现买现吃,尽快食用。 2021-07-21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无需特殊处理
甲状腺结节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很多人在体检时会被告知患有甲状腺结节。那么,什么是甲状腺结节,发现甲状腺结节又该怎么办呢? 甲状腺结节是指存在于甲状腺内部的肿块,大多数无特殊症状,部分会感到喉咙处有异物感,甚至伴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甲状腺结节的病因主要与遗传和饮食有关,如日常饮食中碘摄入过量或极度匮乏,或服用了导致甲状腺结节的药物 2021-07-21男子反复鼻塞流脓涕 结核性鼻窦炎找上门
“那时候就有人笑话我,说我几十岁的人了,还跟三岁小孩似的,脸上天天挂着鼻涕。”7月18日,在湖南省胸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谭林(化名),回想起自己的患病经历委屈地说。 2021-07-21婴儿出生长上“草莓团”?家长们不必谈“瘤”色变
最近,小安发现自己刚出生的宝宝皮肤上有一块鲜红色像草莓样的团块,摸起来柔软,伴随宝宝的哭闹,团块稍增大,随着宝宝生长发育,团块也逐渐变大。小安看到日趋增大的“草莓”,不禁担忧。 2021-07-21拒绝肥胖 从改变“致胖”习惯开始
“在食物比较丰富化的条件下,饮食的不规律、不节制情况增多,而且多数人是不知道自己在不同阶段需要摄入多少能量和营养,这样‘吃多、吃撑、吃得不科学’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纠正。”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细胞营养代谢)教授沈岳良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传统饮食结构看,对精细食物,高能量(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食物摄入增加,导致了我国肥胖人群的增多。 2021-07-20三伏天:消暑要适度,健脾防寒湿
盛夏暑多挟湿,此时调理养生的重点为消暑宁心,去湿健脾。另外无论是吹空调还是游泳都应适度,不要过度避暑令寒气侵体。 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