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新一轮疫情下,如何避免“替代性创伤”?来看看专家建议

2021-08-10 17:0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桂明] [通讯员:李冯伟]

华声在线8月10日讯(通讯员 李冯伟 记者 邓桂明)最近,随着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的门诊接待的众多复诊患者中,有一部分出现了“没有由来的紧张担心、睡眠障碍、坐立不安”等症状,40多岁的李阿姨也是其中的一位。

李阿姨在与医生的交谈过程中,说感觉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非常的猛烈,手机里的新闻、小视频一个接着一个,她越看越紧张,随之开始担心周边没有戴口罩的居民,担心自己的健康码突然黄了,担心前线的医务人员被感染、担心自己的身体出现的各种异常状况等等,出现了“头痛、心慌、坐立不安、食欲下降、做噩梦”等症状。李阿姨感觉自己的焦虑症又复发了,遂来医院就诊。

湖南省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杨栋介绍,像李阿姨这样的情况符合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从心理学角度可诊断为 “替代性创伤”。

杨栋介绍,“替代性创伤”最初是指专业心理治疗者,因长期接触患者,受到了咨访关系的互动影响,而出现了类似病症的现象,即治疗者本人的心理也受到了创伤。现指“非直接遭受创伤伤害的人以任何方式接触到创伤性事件而引起的不适反应,具体表现为恐慌、焦虑、对身体过分地关注、不断查看相关信息、过度反应甚至惊恐发作”。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出于对灾后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有研究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7%大众发生了替代性创伤。大众身处严重疫情地区者及每日接触疫情信息时长超过1h者其替代性创伤更明显。而且女性遭受替代性创伤的几率通常高于男性。

那么针对这一现象,在新一轮疫情下、在新媒体时代疫情新闻满天飞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才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理智的心态,做好自我保护呢?杨栋建议:

1. 大众在关注疫情时不仅应注重自身健康防范,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负面信息中,从而导致消极情绪及不良生理反应。

2. 避免过度共情,做到关心他人的同时关心自己,合理分配时间,多接触家人朋友,改善社会关系。

3. 可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例如社区服务工作,帮助居民保障正常生活,在此过程中可增强自身价值感,重塑信心,实现个人的创伤后成长。

4. 选择健康轻松的娱乐方式,尝试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

5. 学会积极应对方式,如解决问题、求助等,从而提高心理应激适应能力,避免身心创伤。

扫码分享到微信
医院导览: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湖南省儿童医院
  •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