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9日讯(通讯员
张扬)为践行“大健康”理念,提升社会对虚损性疾病的重视度,更好地服务大众,长沙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在全省首先开设了“虚劳与乏力”专病门诊,致力于为此类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查因、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感染后虚劳乏力
李爹爹2个多月前得了流感,继发了肺炎。经过10多天的治疗,感染症状和指标都好转了,但出现全身乏力,感觉走路迈不开腿,还伴有头晕、怕冷、食欲不振,在家休养1个来月也没有好转,于是来到中西医结合科就诊。
医生详细望闻问切,发现他除了上述症状,还有舌苔白厚,脉象虚弱,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湿浊内生”,给予中医经典方“升阳益胃汤加附子理中汤”治疗,配合健脾益气扶阳的脐灸治疗。不到一周,李爹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气力增加,食欲复常,也不怕冷了。
精神性疲乏
关女士有失眠、焦虑多年,近半年来尤觉萎靡不振,极易疲乏,还伴有胸闷气短、心慌、心烦不安,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月前来到中西医结合科就诊,医生四诊合参,辨证为“肝郁气结,心阳不足”,给予中医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同时予针灸风池、百会、神门、内关等穴位,治疗1周后,关女士的乏力、胸闷气短、心慌症状均大为改善,睡眠也明显好转。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朱先生自觉精力不济已有1年多,白天昏昏沉沉,易疲劳、打瞌睡,经常坐着就睡着了。由于精神状态不佳,朱先生感觉难以胜任日常工作,遂来到中西医结合科就诊。医生仔细问诊,了解到他打鼾严重,家属描述其夜间还有呼吸停顿现象,于是完善了睡眠呼吸监测检查,结果显示是“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医生根据指标参数,建议他夜间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配合健脾益气除湿的中药以及生活方式调整,朱先生的疲劳、困倦症状很快改善,工作精力恢复正常。
中西医结合科湛韬博士介绍,“虚劳”是一个中医病名,其主要表现就是乏力、易疲劳,常伴有食欲下降、畏冷、自汗、昏沉、消瘦等症状。“虚劳”在人群中非常常见,在老年人、慢性病、感染后、手术后,以及一些特殊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睡眠障碍、精神性疾病中都可以出现,也存在一部分原因不明者。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虚劳”病,中医都有多样化的治疗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方法有:个体化中药方剂治疗、中医外治、食疗及生活调适处方,其中中医外治法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拔罐疗法、艾灸(督脉灸、任脉灸等)、中药熏蒸、穴位埋线、刺络放血、火龙罐、药物罐、药熨、中药封包、中药涂擦、刮痧疗法、棍针等。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