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倩)5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表示,近期,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但疫情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复杂。
雷正龙介绍,近一周以来,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经降至1200例以下,波及范围进一步缩小。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指导各地科学精准防控,完善防控体系,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聚焦聚集性疫情处置,强化早期防控能力,健全完善分类救治体系,继续推进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
在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强调,近期出现的核酸检测假阳性情况并不意味着核酸检测面对奥密克戎毒株的敏感性有所下降,核酸检测依然是检出新冠病毒的关键技术手段。
郭燕红表示,尽管核酸检测的特异性是100%,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实验室可能会因试验过程以及操作造成污染而导致假阳性。一种情况是,在大规模核酸检测过程中,由于样本量大,采取的又是“停人不停机”的连续工作方式,每轮扩增检测之间的清洁有可能不到位,同时也无法保证每个扩增管都是密闭的,就有可能造成假阳性。另一种情况是,检测过程中样本之间发生交叉污染。还有个别实验室包括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也会造成假阳性结果。为了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假阳性,各检测机构要进一步落实核酸检测技术指南和工作规程的要求,特别是要做好质控管理。
郭燕红指出,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陆续探索实施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需求来开展,绝对不能一刀切。除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以及人口千万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不一定要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在频次上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都要48小时检测一次,检测频次要当地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来因时因势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