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7日讯(通讯员 刘霞 刘沙)夏日炎炎,溺水事故高发。溺水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安全的“头号杀手”,掌握“防溺水”知识刻不容缓。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专家提醒家长和孩子们务必提高警惕,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哪些情况容易溺水?
不熟悉水性:比如没学过游泳,却贸然下水。
没做热身:下水前没活动开身体,容易抽筋。
玩水太疯:在水里推人、打闹,一不留神就会呛水沉下去。
身体不舒服:带病下水,或者空腹、吃饱后游泳,容易头晕乏力。
哪些地方最危险?
家里的水缸、浴盆要特别注意!
水渠、池塘、水库边别去!这些地方看着平静,水底可能有淤泥、水草,一踩就陷进去。
江河、湖泊更危险!水又深又急,还可能有漩涡,一旦被卷进去很难挣脱。
万一溺水了,怎么自救?
记住:别慌!一慌就完了!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挣扎,因为越挣扎下沉得越快。
仰漂等救援:全身放松,头往后仰,让鼻子和嘴巴能露出水面,用嘴吸气、鼻子呼气,像“躺”在水上一样,节省体力等别人来救你。
抓住救命东西:旁边有木板、树枝、救生圈,赶紧抓住!借助其浮力保持身体漂浮。
大声喊救命:在保证呼吸的前提下,如果周围有人,用力喊“救命”,让别人注意到你。
水中抽筋了怎么办?别慌!保持镇静,停止游动,仰面浮在水面上,并依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自救。
小腿或脚趾抽筋:深吸一口气使身体浮出水面,身体向后呈仰卧姿势,抽筋一侧手紧握脚趾用力往上拉,使抽筋的腿伸直,并用另侧腿踩水,手臂向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
大腿抽筋:将抽筋的大腿弯曲,使其与身体呈90度,同时弯曲膝关节,然后双手抱小腿,用力使其贴服大腿并做震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
手指抽筋:把手握成拳头,再用力张开,张开后再迅速握拳。多次重复直至抽筋缓解。
手掌抽筋:用另一侧手掌将患侧手掌用力压向背侧并作震颤动作。
前臂抽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伸开。
腹直肌抽筋:腹直肌抽筋即腹部(胃部)抽筋,弯曲下肢靠近腹部,用手抱拳,随即向前伸直。
看到有人溺水,怎么救人?
记住:千万别自己跳下去救!尤其是小朋友!找大人帮忙:赶紧喊周围的大人,或者打120电话。
找工具救人:扔救生圈、木板、长竹竿给溺水的人,让他抓住后拉到岸边。
救上岸后,怎么急救?
如果孩子被救上来了,先做这几步:
1.清理嘴巴鼻子:把孩子侧着放,用手指(或者裹着手帕)把嘴里的泥沙、水草抠出来,保持呼吸道通畅。
2.打开气道:让孩子平躺在地上,一只手托住他的下巴,另一只手按额头,让头往后仰,保持气道通畅。
3.看有没有呼吸心跳:看孩子胸口有没有起伏,听有没有喘息声,摸脖子侧边的动脉有没有搏动,数5-10秒。
4.做心肺复苏(如果没有呼吸心跳):
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窒息性心脏骤停,人工呼吸供氧优先)。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这“六不准”一定要记牢!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家长要做到这八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让孩子穿好救生衣。
3.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责编:庞琦
一审:庞琦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
0731-84329944 /
84329525
0731-84326442
t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