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株洲疾控(卫监)提示:务必远离野生蘑菇!

2025-04-19 10:13 [来源:​华声在线

路边的蘑菇不要采食!

清明节后,春意盎然,野生蘑菇生长旺盛。近期,有市民朋友在我市体育中心草坪发现很多野生蘑菇,经专家辨认,为大青褶伞,食用后主要引起胃肠严重不适。近年来,在株洲发生多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株洲疾控(卫监)提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买不卖、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毒蘑菇所含毒素复杂多样,误食后可引发急性肝损害、肾衰竭、神经中毒等多系统损伤。我市地形复杂、气候湿润,已发现多种毒蘑菇,让我们认识下这些常见的“健康杀手”。

01日本红菇。引起胃肠道刺激,误食后15分钟-2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等。可能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循环障碍或者电解质流失。

02近江粉褶菌。含胃肠毒素和神经毒素,误食后10~30分钟即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抽搐、幻视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呼吸麻痹。

03灰花纹鹅膏。含有剧毒鹅膏肽类毒素,是湖南省发生中毒事件最多、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菌类,中毒期间明显表现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四个阶段,主要导致肝损害。

04欧式鹅膏。中毒后有8-12小时的潜伏期,从误食到肝肾损害一般是1-4天,肝转氨酶升高约为正常上限的15倍。肾功能损害的表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严重者需进行肾透析。

破除五大认知陷阱

“颜色朴素=安全”‌?❌。剧毒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均为灰白色,与可食用口蘑极相似。

“虫食无毒”‌?❌。致命鹅膏成熟期常被蛞蝓啃食,但毒素对昆虫无害。

“银器试毒”‌?❌。毒蘑菇毒素多不与金属银反应。

“高温烹煮解毒”‌?❌。鹅膏毒肽耐高温,炖煮2小时仍具毒性。

“蘑菇晒干后无毒”?❌。晒干后毒蛋白活性反而增强3-5倍。

“固定采摘点安全”‌?❌。毒蘑菇孢子可通过风雨、动物传播至新区域,往年安全地带可能出现剧毒品种。

中毒急救黄金三步

立即催吐‌:服用温盐水500ml,刺激舌根,重复至呕吐物清亮。

保留样本‌:用洁净容器保存呕吐物及未烹饪菌体。

立即就医:一旦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就医并同步联系当地疾控中心。

预防建议

❗❗记住:任何野生蘑菇都可能是披着美丽外衣的隐形杀手。预防毒蘑菇中毒,从拒绝第一口野菇开始,让科学认知构筑起生命的防火墙。

蟾蜍有毒素不能随便吃

蟾蜍皮肤及腺体中含有多类有毒物质,包括蟾蜍毒素、肾上腺素类似物等,这些成分可直接影响心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人因误食、过量使用蟾蜍或其分泌物(如蟾酥)而引发毒性反应,中毒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

直接接触蟾蜍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红疹、瘙痒等症状,还有可能引起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如果毒液进入眼睛,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部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3月,珠海疾控曾发文提醒,蟾蜍体内含有多种毒素,擅自食用后极易导致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切勿听信民间偏方,擅自食用蟾蜍及其制品。

· 蟾蜍毒素毒性强,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 如不慎误食蟾蜍,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 

                                                                                     通讯员 邓屹杉

(一审:夏博 二审:刘玉锋 三审:鲁红)

扫码分享到微信
医院导览: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湖南省儿童医院
  •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