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29日讯(通讯员 张艳辉)2022年7月28日第12个“世界肝炎日”,主题是“积极预防 主动检测 规范治疗”。夏季来临,又到了甲肝高发的季节。为此,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特提醒夏季如何严防甲肝来袭?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主,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消化道传染病,很容易引起人群爆发感染。感染甲肝后就要进行隔离,少则21天,完全康复需要半年,长期疾病会给病人造成心理负担。甲肝在发展的过程中病毒复制到肝脏上,造成肝脏的损伤,出现发热、厌食的现象,肝脏还会有疼痛感。在妊娠时期感染甲肝,早期会导致流产,晚期会造成早产,而且还会出现大出血,妊娠后期感染甲肝更为严重,会对胎儿造成死亡。
甲肝的发病现况:
甲肝在全球均有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截至2012年,全球每年仍有150万例的甲肝报道,在地方流行性方面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与卫生和清洁状况及其他发达水平的指标密切相关。
根据历史数据,5-14岁的儿童报告的甲肝发病率最高,大约1/3的病例发生于15岁以下的儿童中。由于许多年幼儿童患者是无症状感染,他们也可能是HAV传播的主要传染源。
(通讯员供图)
我国在2007年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截至2020年,我国的甲肝发病率已从1990年的52.59/10万降至1.06/10万。
如何预防甲肝呢?
对于甲肝,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其处置方法为支持性治疗。通常建议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鼓励戒酒,早期可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故关键的是要预防甲肝的感染。
第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警惕“病从口入”。食品要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加热100℃一分钟就可使HAV失去活性。
第二、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第三、发现甲肝病人应及时报告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有效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早期报告对控制疫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对密切接触者,包括当传染源已明确(如食物或水)的所有已暴露者,已流行甲肝的学校、医院、家庭或其他单位中的成员,可及时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注射时间越早越好,最迟不宜超过接触感染后7~10天,免疫效果可以维持35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第五、接种甲肝疫苗。社会,经济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能降低甲肝的发病率;同时,甲肝疫苗以其卓越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及免疫持久性,而被公认为预防甲肝流行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