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6月22日讯(通讯员 李合锋 李湘)夏季是阳气最旺之时,此时人体阳气发泄,肌肤松弛,毛孔开泄,津气溢于体外,耗泄过多,易致机体内虚。《黄帝内径》曰:"必适四时而顺寒暑",夏至应顺应阳气至外的特性,而少儿属于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加之脏腑娇嫩, 肺常不足,脾常虚,夏季易受暑邪侵犯,从而诱发疾病,因此少儿夏季养生至关重要。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特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专家团队,为大伙科普夏季少儿的养生要点。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大心内科主任肖长江教授介绍:夏季气候炎热,青少年容易生气上火,因此夏季养生要关注心性养成,养心为上。因此,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重要之所在,心性是受到文化影响的,曾国藩曾经说过,“唯有读书可以改变气质”,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就多读圣贤书,做“读书明理之君子”。少儿天真幼稚,是非观念不成系统,约束能力不足,但其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可塑空间大,容易先入为主。因此,早期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少儿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精华,滋养内在,是青少年养生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起师长的表率作用,利用闲暇时间带读《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传统文化书籍,营造学习传统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少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传统文化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提倡儒家文化,自小形成修身养性观念。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莫明华主任医师介绍:夏季炎热、潮湿,食物和餐具都容易滋生细菌、霉菌,其次夏季喜食生冷之物,加之少儿脾胃虚弱,抗病力差,当饮食不洁或饮食不节后,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急性肠胃炎、小儿腹泻等疾病。因此,预防少儿胃肠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接触口腔的物品在用前要洗净,生冷食物要在加工、加热后食用。平素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建议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水果、瓜菜类蔬菜,避免大鱼大肉,少量多次喝水,不宜过量食用冰镇冷饮,可多吃清热解暑之品,如绿豆粥、水煮大白菜、白萝卜、山药、冬瓜、莲子等食物。
夏季高温,暑气伤津,肌表易汗出,若汗出不畅,易导致汗液留滞,代谢失职,加上少儿肌肤娇嫩,容易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生出痱子。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开窗通风,降低室温,保持室内凉爽。同时少儿穿着宜宽松、透气、吸汗,增加散热,汗后要及时更换衣物。而非因其汗出,过度使用爽身粉,其旨在保护少儿皮肤,殊不知其遇汗水时易凝结成块,加重毛孔阻塞,再者其粉质细腻,颗粒微小,易被吸入呼吸道,从而诱发鼻炎、哮喘、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少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或因体弱抵抗力差,不能耐受外界的高温。当体温过高,排汗不畅,体内积热过多时,容易发生中暑,轻者出现头痛、头晕、眼花、心悸、口渴、乏力、面色苍白,重者甚至表现为高热、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外出时注意防晒,应避免强热光的照射,戴遮阳帽遮阳伞等,酷暑当季,可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室内休息时,酌情应用风扇、空调等降温措施,切勿因少儿恶热,让其裸睡贪凉,这样会使皮肤失去保护罩,直接接触寒热暑湿的刺激,从而引发感冒、小儿腹泻等疾病。
中医认为冬病夏治,其简而言之即是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阳气最旺之季,应用益气温阳的治法来达到散寒祛邪的疗效,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腹泻均可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