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株洲医学人文故事汇:她眼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

2025-09-27 00:12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926日讯(通讯员 何敏 戴年春凌晨三点,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新生儿监护室里静得只剩仪器的低鸣,保温箱透出的幽蓝灯光,在冷清的空间里划出一片细碎的光。裴鑫洗净手后,弯下腰细致调整新生宝宝的体位,更换血氧探头的位置后轻轻握着宝宝小手,静静地观察病情——这个动作她重复了八年。

八年前,裴鑫的儿子在孕32周时突然早产,出生时体重还不到两斤,小得能蜷缩在她的手掌心。刚降生就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嘴里插着呼吸机管子,胸口贴着监测心率的电极片,连哭都没力气发出完整的声音。

那段日子,裴鑫每天隔着保温箱看孩子,心都揪成了一团,孩子因为肺部没发育好,得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稍微一动,监护仪的警报声就会尖锐地响起;就连最基础的喂奶,都得用针管一点点往胃管里推,生怕呛到引发并发症。

裴鑫至今记得第一次敢碰孩子的场景,那只比她拇指还小的手掌,突然攥住了她的手指,力道微弱却不肯松开。就是这份带着希望的触动,后来成了她工作里最坚定的支撑。

如今,裴鑫每天坐在电脑前录入患儿病情,眼神专注得不敢有半点偏差,外人看着冷静,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个数据背后,都藏着当年作为母亲的煎熬与牵挂。

同事们常说裴鑫有个百宝袋:有剪成小块的无菌棉片,专门用来擦早产儿眼角的分泌物,不会磨到娇嫩的皮肤;有装在小盒子里的温度计,每次给孩子喂奶前,她都要先测测奶温;甚至还有一小瓶婴儿专用的润肤油,宝宝皮肤容易干裂,她总会趁孩子安静时轻轻涂上并给予抚摸。

这些细节里藏着裴鑫的私心”——当年儿子在保温箱里待了45天,她因为产后恢复差,没能亲手喂过一次奶、换过一次尿布,连孩子哭的时候,都只能隔着保温箱掉眼泪。这份遗憾成了她心里的结,现在面对这些早来的小生命,她把所有没来得及给儿子的用心,都一股脑地给了他们。不管是轻轻把宝宝抱在怀里,还是耐心地一勺勺喂奶,她的动作又轻又稳,像是在一点点补上当年的缺憾。

有一次,科室收治了一对龙凤胎早产儿,男孩的呼吸总是带着细微的喘息。裴鑫夜班时发现,小家伙在常规体位下血氧饱和度会波动,她联想起自己儿子当年总喜欢侧蜷着睡,便试着调整了患儿的卧位角度,在床垫下垫了层折叠的纱布。那一晚,男孩的血氧曲线平稳而安宁。

还有一次,她帮一个早产儿撤掉呼吸机。刚拔下管子,宝宝突然伸手抓住了她的食指,小拳头攥得紧紧的。裴鑫瞬间想起儿子第一次撤呼吸机那天,也是这样攥着她的手,同样的力道,同样的依赖。那一刻,时光好像重叠了。

裴鑫常说,每个早产儿都是提前拆开的礼物。他们可能皱巴巴的,可能来得仓促,还带着一身的小麻烦,却有着最顽强的生命力,拼尽全力想留在这个世界上。而她能做的,就是用那双曾托举过自己孩子的手,为这些小天使撑起一片温暖的天地,让他们在来到世界的第一站,就能摸到掌心的温度,让孩子父母不再经历她当年的煎熬。

责编:王仪

一审:王仪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

扫码分享到微信

健康舆情更多
品牌活动更多
联系我们

0731-84329944 / 84329525

0731-84326442

ts@voc.com.cn

医院导览: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湖南省儿童医院
  •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