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惠清)
作为一名三甲医院病理科技师,我每天处理着各种各样组织标本,尽管我们不是医生,但每一位医生对病变性疾病的精准诊断,都离不开我们辛劳的成果——手术中切下的组织,经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最终做成一张能在显微镜下看清楚的玻璃切片。
今天,我以病理科技师的独特视角,为您解读“三减三健”的重要意义,并带大家见证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巨大影响。
“三减”
在病理科的日常工作中,健康的组织和发生病变的组织,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天差地别。而很多病变,恰恰与“盐、油、糖”过量密切相关。
1.减盐:别让细胞“咸”出病来
在制作肾脏组织标本时,我们能看到长期高盐饮食导致的高血压性肾病变:肾小球硬化、血管壁增厚。这些原本精细的结构变得僵硬、脆弱。
过多的盐分会迫使身体留住多余水分,增加血液容量,从而升高血压。常年高压就像让肾脏的毛细血管网常年承受过大的水压,久而久之,最终会损坏这些“过滤器”。
建议:烹饪时多用葱、姜、蒜、花椒等天然香料提味,逐渐减少对盐的依赖。警惕“藏盐大户”,如咸菜、腊肉、方便面、薯片等加工食品。
2.减油:别让血液“油”腻不堪
在解剖和取材时,我们能从宏观上看到:高油饮食者的血管壁上常附着着厚厚的、黄白色的脂质斑块(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会使血管腔变窄,血流受阻。
血管是身体的“生命线”。过多的油脂,特别是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会让血液变得黏稠,垃圾堆积在血管壁上,容易引发“交通堵塞”(心绞痛)或“彻底封路”(心肌梗死、脑梗)。
建议:优先选择蒸、煮、凉拌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红烧。少吃动物内脏和肥肉,选择瘦肉和鱼类。购买零食时,学会看营养成分表中的“脂肪”含量。
3.减糖:别让细胞被“糖”化
过多的糖分不仅是肥胖的元凶,更像一种“慢性糖浆”,浸泡全身的细胞,让它们提前生锈、老化。这会显著增加糖尿病、视力模糊、伤口难愈合等风险。
建议:最需要戒掉的是含糖饮料,如可乐、奶茶、果汁。少吃糕点、饼干等高糖零食。喝白开水或淡茶,是健康的第一选择。
“三健”
1.健康口腔:堵住疾病的“第一道关口”
我们时常会收到因严重牙周炎而拔除的牙齿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量的炎症细胞和细菌菌斑。这些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成为全身感染的“源头”。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一个不健康的口腔就像一个细菌“蓄水池”,这些细菌可能随血液流到心脏、肾脏等地,引发或加重疾病。
建议:坚持早晚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别让牙齿问题成为全身健康的“突破口”。
2.健康体重:为所有器官“减负”
在处理肥胖患者的手术标本(如肝脏)时,我们肉眼就能看到原本红润的肝脏变得泛黄、油腻(脂肪肝)。过多的脂肪也会浸润到胰腺、心肌等器官,影响其正常功能。
肥胖意味着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在超负荷工作。心脏跳得更费力,关节承受更大压力,肝脏忙着处理脂肪无暇他顾。减肥,就是为您的内脏“卸下重担”。
建议:落实好“三减”,结合规律运动,是达到健康体重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每周保持适量的运动,让身体动起来。
3.健康骨骼:为您的人生奠定“坚实根基”
在处理因骨质疏松而骨折的骨组织标本时,能感觉到它的质地的确变得疏松、脆弱。在制作切片时,能更明显地看到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就像被虫蛀空的木头。
骨骼不是石头,而是充满活力的组织。年轻时存的“骨本”不够,或流失太快,年老时就容易骨质疏松,一次摔倒就可能造成致命骨折。
建议:多吃富含钙(牛奶、豆制品)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的食物。坚持进行跑步、跳绳、力量训练等负重运动,给骨骼以刺激,让它更强壮。
作为病理科技师,我就是那个不希望见到您(身体组织标本)的人——因为我的工作对象,总是那些已经发生病变的组织。
您今天每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在为您未来的身体状况做储备,是储备一份“病理标本”,还是储备一个“强健体格”?答案就在您的一日三餐和日常生活习惯里。
最后,记住以下“平衡膳食八准则”,愿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三、平衡膳食八准则
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准则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准则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准则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准则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准则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准则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准则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责编:庞琦
一审:庞琦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
0731-84329944 /
84329525
0731-84326442
t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