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10日讯(通讯员 屈昂 王惠)“我老伴儿一本正经地说:今天我要穿上好看的衣服,给大家表演非洲鼓呢……”不久前,在长沙市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举办的认知症家属联谊会上,赵阿姨的分享引发与会者雷鸣般的掌声。作为“阿尔茨海默症”5年患病史的杨老先生的照护者,她见证了4个月认知训练后那些“不可思议的清醒瞬间”。
今天,让我们透过家属的视角,重新理解认知康复的深层意义。以下是分享原文:
大家下午好!
我作为阿尔茨海默患者的家属,对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开展的认知刺激疗法的活动训练,深有体会。我觉得举办得很好,很有意义,不仅体现了社会对这类人的重视和关注,也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
我想借这个家属联谊会,谢谢神经内科的周主任、护士长和一直陪伴我们的惠惠。是你们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特别是惠惠的和蔼可亲和辛勤劳作,让我们深受感动。她每个礼拜精心安排的各项认知训练和那些形式多样的刺激脑细胞恢复的疗法,对我们帮助很大。
我老伴是在2020年75岁的时候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记得那年的上半年,他在完成了他的诗集和画册的出版后,思想上便懒散下来,整天无所事事,电脑也不上了,话也不多讲了,记性也不好了,对刚发生的事,你询问他,就不记得了,有时出门也不晓得回来。发现这些苗头后,我们马上就来神经内科住院来了,医生通过各项评估后,就确定我老公已经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当时,我想别人家的故事也发生到我们家来了,我该如何面对呢?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前半辈子是他照顾我,现在也该轮到我照顾他了。从这以后,我们全家就走上了寻医求药之路,我作为他的老婆,也开始了日夜陪伴的辛苦之旅。
近五年来,我们也做过许多的治疗和一些认知训练,但因缺乏系统性,往往收效甚微,直到今年三月份住院,得知医院有认知刺激疗法的训练后,我们便积极参加了。通过这几个月认知刺激疗法的训练,我老伴的情况有所改善,在认知方面有很大的改观,乱说话的情况也好了很多。特别是这次家属联谊会,惠惠邀请我们参加敲鼓表演,对他刺激蛮大,积极性很高,我在家哼唱《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时,他也跟着唱,我练习敲鼓时,他也时不时地敲着铜铃配合我。今天出门时,他还说:“今天参加表演,我们要穿得正式一点。”我回头望着他,心想:”这是多么珍贵的清醒状态啊!”我多么希望这种状态能一直伴随着他往后的岁月,该有多好!
这次演出活动,真要谢谢惠惠,让我的老伴对身边的事又有了兴趣。昨天晚上,我们俩静静聆听着《枕着光的她》,他忽然把头转向我,小声地说:“一路上有你,我就不怕。”这显然是一句刚才我们听见的歌词,但从他口中说出,我真正被感动了。再次谢谢惠惠,让我们夫妻之间,有了情感的交流,我仿佛觉得,我久违的老伴又回到了我的身边,我又一次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女人。
谢谢大家,和我一起分享快乐和幸福。
这篇来自赵阿姨发自肺腑情真意切的分享,不仅是对神经内科团队医护人员精湛医术、热情服务的充分肯定,更饱含着浓浓的医患深情。
责编:庞琦
一审:庞琦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
0731-84329944 /
84329525
0731-84326442
t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