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7日讯(通讯员 陈煜 胡惠清)结核是由一种叫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常引起人体肺部的感染而导致肺结核。除了肺以外,也能在肝脏、骨以及淋巴结等处诱发结核,此时称为肺外结核病。
结核的症状
最典型的症状是肺部感染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持续性的咳嗽咳痰,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咳血、胸痛等症状,同时还会伴随有低热、盗汗等全身性异常。胸外结核病常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淋巴结感染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骨感染则可能出现疼痛、骨折等症状。
结核的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主要途径)
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唱歌时,会释放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核(直径≤5微米)。他人吸入这些飞沫核后,细菌可能进入肺部并引发感染。
高风险场景: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如拥挤的居室、医院、监狱等)中与患者密切接触。
其他途径
消化道传播:饮用未经消毒的含菌牛奶或食物(如牛型结核杆菌),可能引起肠道结核,但目前已较少见。
母婴传播:孕妇通过胎盘或分娩时传染给胎儿,但比较罕见。
皮肤/黏膜接触:极少数情况下,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如实验室意外)。
结核的预防
疫苗接种卡介苗(BCG疫苗)适用于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接种),可显著降低儿童重症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的风险。但是它对成人肺结核的保护效果有限,且不推荐用于免疫力低下者。
控制传染源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对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及时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痰涂片转阴前应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对密切接触者(如同住家人)进行结核菌素试验(TST)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筛查。
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飞沫核浓度。
紫外线消毒:医疗机构或高危场所可使用紫外线灯杀灭空气中的结核杆菌。
个人防护:与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如N95口罩),避免直接接触痰液。
高危人群管理
对于HIV感染者、活动性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常用异烟肼单药治疗6-9个月,或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治疗3~4个月。同时增强免疫力,均衡营养、控制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避免过度劳累。
责编:庞琦
一审:庞琦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
0731-84329944 /
84329525
0731-84326442
t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