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又到手足口病高发期!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

2025-08-04 17:23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8月4日讯(通讯员 刘霞)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在儿童聚集场所易引发局部流行,虽然孩子放假了,但是室内封闭的游乐场地、人流量大的车站、景点也会成为病毒传播的高发地。长沙市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儿科专家教您科学防范、正确应对,预防请记住“勤洗手、不混用、早观察”,让孩子、家长安心度夏。

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感染病原体包括肠道病毒 71 型(EV-A71)、柯萨奇病毒 A16 型(CV-A16)等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和密切接触(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传播,同时儿童可通过共用玩具、游乐设施、餐具用具等进行传播;肠道病毒感染者中隐性感染比例较大,往往难以发现,极易将病毒传播给幼童。

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初期表现为发热、食欲不佳、疲倦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口腔黏膜、手、足、臀部等部位会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患儿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和吞咽;手、足、臀部的皮疹通常不痒,但可能影响孩子活动。

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 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尤其3岁以下儿童更需重点关注。

治疗与护理

目前,手足口病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对于轻症患儿,居家隔离休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适当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体温不超过 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超过 38.5℃,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呼吸增快等重症表现,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

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家庭防护

定期清洁和消毒孩子的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日常用品。

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避免聚集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每年4-7月和9-12月),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游乐园等。

疫苗接种

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建议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手足口病虽传染性较强,但只要掌握科学的防护知识,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并做好隔离护理,大多数患儿都能在一周左右痊愈,预后良好。科学防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责编:庞琦

一审:庞琦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

扫码分享到微信

医院导览: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湖南省儿童医院
  •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