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1日讯(通讯员 谭浩洋)每当新生儿呱呱坠地,就会有一双温暖而有力的双手承托起新生命,给宝宝人生第一个拥抱,让清亮的啼哭声安然落入襁褓。
黄桂平是株洲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95后助产士,从事助产工作9年,她以专业扎实的技术、温柔细致的服务,深受孕妇的喜爱。30岁的黄桂平最珍视自己的那双手。因为这双手,让1000多名新生儿顺利诞生。
95后,9年助产生涯平产接生1000余名新生儿
“按我说的做,宝宝会顺利分娩的!不要紧张。”“对,保持深呼吸,就是这种节奏。”在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家化产房,黄桂平一面安抚孕妇,一面准备迎接新生命。
作为一名“95后”,她从事助产士工作已有9年。在她看来,助产工作需要慢工出细活。产妇的平均总产程一般有12—16小时,助产士不仅要监测胎心动态、观察羊水变化,也要判断产程进展情况等。在这个过程中,助产士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问候都可能影响产妇的身心状态和产程。
黄桂平还记得第一次值夜班的经历。当时,她照例给一位高龄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发现羊水三度污染,胎心下降。糟糕的是,宫口却还未开全,若是长时间下去,将导致宝宝缺氧。黄桂平克制紧张情绪,让自己淡定下来,立即指导产妇侧躺后吸氧,并用温柔的话语安慰对方。很快,孕妇的胎心恢复正常,宫口也打开了,一个小时后,顺利分娩。孩子的哭声回荡在产房时,黄桂平便有了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就这样,她用9年时间平安接生了千余名新生儿。
尊重孕妇意愿更注重安全,助产士彻夜陪护13个小时
助产工作烦琐又辛苦,长产程十分常见,这个过程中一刻都离不了助产士。这时的黄桂平,不仅要陪伴并指导分娩,更需随时发现处理意外状况。
去年中秋清晨,黄桂平遇到一位22岁孕37周的初产妇王女士,因腹痛在家属的陪同下紧急来到株洲市妇幼保健院。经检查,双胎,头位,胎心正常,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经评估符合顺产条件,决定阴道试产。
“我不想生了,剖吧,我实在坚持不住了。”临产近10个小时未分娩,让王女士一度想放弃顺产。在她身旁的黄桂平耐心给她安慰。“宝宝胎心是正常的,而且你又年轻,个子也高,骨盆条件也不错,再坚持一会儿,相信自己可以顺产的。”
“来,抓着我的手,跟我一起呼吸,放松,做得很棒,再来一次,宫缩过去了我们把眼睛闭上休息一会吧!”“别担心,有我在”“渴不渴?我们喝点水”……黄桂平一边鼓励着王女士,一边指导呼吸减痛法、播放轻音乐、按摩腰部和双腿、擦汗、喂饭喂水,甚至处理排泄物……
终于,在经过13个小时的努力后,产房里迎来了一声清脆的啼哭,大宝“姐姐”顺利娩出,体重2700克,5分钟后,小宝“妹妹”顺利分娩,体重2550克。当得知当天是产妇生日后,黄桂平又特意去蛋糕店买了个蛋糕,给产妇一个惊喜。
王女士激动不已,生日这一天她收获了两个小生命,也收获了助产士最好的鼓励和陪伴。黄桂平和王女士相视一笑,从清晨到傍晚,两人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13个小时。她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她必须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唯有步履不停,才能不负韶华
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的篇章,黄桂平用行动诠释了"终身学习"的职业信仰。作为助产士,她深知每一次分娩都是生命的奇迹,而自己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在完成繁重的日常助产工作之余,她始终以"归零心态"自我鞭策:白天奋战在产房一线,夜晚伏案钻研最新文献;周末放弃休息参加高阶培训,节假日主动报名技能竞赛。她的时间表上没有"停歇"二字,只有对专业的极致追求。
在首届全国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中,黄桂平凭借过硬的临床技术和稳健的临场发挥,从理论考核到实操模拟,再到突发情景应对的层层考验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一等奖。
从"接生者"到"手护天使"的蜕变路上,黄桂平始终保持着双重清醒:既不忘"每双手托起的是两个生命"的初心,又牢记"现代助产需要科技与人文并举"的使命。正如她常说的:"我的成长速度必须快于母婴需求的变化速度,因为生命从不等我们准备好才降临。"未来,这位永不止步的提灯者,将继续用专业与温情照亮更多新生命的征程。
责编:王仪
一审:王仪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
0731-84329944 /
84329525
0731-84326442
t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