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2月4日讯 (通讯员 熊燕
刘源)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12月2日,株洲市卫健委组织召开全市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进会。会议由株洲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罗日辉主持,市卫健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相关县市区卫健局主要负责人、相关股室负责人,市发改委社会发展科以及市卫健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各县市区卫健局首先介绍了本地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最新进展、创新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市发改委社会发展科负责人传达介绍了县域医共体建设项目和申报有关政策和要求。
罗日辉通报了国家医改评价中基层卫生领域相关指标进展情况,并对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行了重点动员部署。他指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研究解决县域医共体建设重大问题。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导向,厘清各项政策路径、指导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广泛考察调研,统筹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以医共体建设为契机和抓手,因地制宜构建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助推实现分级诊疗制度。要形成持续有效的利益机制,包括以绩效考核、财政保障、业务合作、医保支付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激发牵头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善县域内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要构建权责对等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基层医疗机构降本增效,保障医共体内牵头单位管理自主权,促进资源有效整合。罗日辉最后强调,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主要领导重视是关键,信息平台建设要先行,绩效考核是重要抓手,利益机制是根本保证,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这四个原则。此外,各县市区要按照市发改委社会发展科的指导,充分做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对医共体建设的投资项目申报,解决建设经费不足问题。
刘建军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重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前期各县市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各有侧重、亮点纷呈,改革工作卓有成效。他强调,一是要统一认识,凝聚共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要下定决心,充满信心,保持恒心,充分认识医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借鉴先进地区优秀做法,打造县域医共体建设株洲特色。二是要把准要求,因地制宜。抓住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建立稳固的利益机制,确保医共体建设可持续发展;改革服务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围绕全域覆盖、紧密型、优结构、促下沉,实现强能力、提效益、惠民生的目标;把握重点,提升基层精准分诊能力,着重提升老年人、妇幼、慢性病、急诊急救等老百姓感受度最密切的领域的服务能力。三是要高位推动,整体推进。要坚持党政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同时,县市区卫健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要做好总体规划,把握好原则要求,推动党委政府出台建设方案;要注重有序推进,加强部门协同,重点突破,推进县域医共体“五个一体化”建设。要及时总结评估,持续开展监测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逐步实现由松散到紧密、由无序到规范。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