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被所有动物抓咬都要打狂犬疫苗
高风险动物:狗、猫(无论是家养还是流浪)、蝙蝠、狐、豺、狼、獾等,需要接种;
低风险动物:牛羊马猪等家畜;豚鼠仓鼠大小鼠等龋齿类;兔类等,一般不用接种;
无风险动物:鸡鸭鸟鹅等禽类;鱼类、蜥蜴乌龟蛇等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等不会传播、感染,无需接种。
误区2人被接种狂犬疫苗的犬类咬伤不用打狂犬疫苗
犬接种疫苗后,并不是终身免疫,过了保护期抗体滴度下降,必须要再次接种,否则仍有可能感染。(宠物出生三个月就可注射狂犬疫苗,每一年注射一次。)
误区3狂犬疫苗打过一次能管终身
错!再次暴露需根据情况补打!
误区4被猫狗咬伤后,用偏方就能治
实际上,这波操作可能会让你付出生命的代价!
误区5只要接种狂犬疫苗就行了,不用打被动免疫制剂(免疫球蛋白等)
如被确定为III级暴露者(单处或多处咬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或直接接触蝙蝠等),或者II级暴露者(裸露皮肤被轻咬,或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中严重免疫低下者或伤口位于头面部的,必须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误区6孕妇被猫犬抓伤或咬伤后不能接种疫苗,对胎儿有危害
狂犬病疫苗为灭活病毒疫苗,不能通过胎盘屏障,不会导致胎儿出现异常。所以也应该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
误区7被人咬伤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正常人之间咬抓伤均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但如果是狂犬病患者咬伤后,应参照被狂犬咬伤的暴露处置规范进行预防处置。
误区8抓咬没出血就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实际上,只要存在皮肤损伤,应去专业犬伤门诊就诊。
误区9伤口被狗舔,不用接种狂犬疫苗
伤口直接被狗舔,如果狗携带病毒,感染病毒风险很高。所以伤口一旦与可疑动物有接触,一定要尽早就医。
误区10刚打完狂犬疫苗又被咬了,可以不用打疫苗
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时,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在第0天和第3天各加强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
(通讯员 邓屹杉 )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