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2月28日讯(通讯员 刘平平)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以及远期慢性并发症危害的凸显,糖尿病逆转成为医学界与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然而,关于“逆转”的定义、适用人群及具体策略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将系统解析糖尿病逆转的核心要点。
糖尿病逆转的定义与意义
逆转: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或代谢手术等手段,使患者在停用降糖药物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长期稳定于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注意:逆转≠彻底治愈!患者仍需终身监测血糖并维持健康习惯,否则可能复发。
适合糖尿病逆转的人群筛选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逆转,优先推荐人群:
1. 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 (含糖尿病前期)
- 病程≤5年(胰岛β细胞功能保留较好)
- 空腹C肽≥1.1 ng/mL(提示胰岛分泌能力尚存)
2、超重/肥胖患者
- BMI≥25 kg/m²(内脏脂肪堆积者效果更佳)
- 减重≥10%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
3、无严重并发症者
- 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eGFR≥60ml/min)
4、高依从性者
- 能长期坚持饮食控制、运动及定期随访
禁忌人群: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衰竭者、妊娠糖尿病、合并严重器官损害患者。
糖尿病逆转的四大核心策略
1、生活方式干预(基石)
饮食管理:
低碳水化合物(每日碳水供能比<26%)
高膳食纤维(蔬菜、全谷物占比≥50%)
限时进食法(如每日8小时进食窗口)
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游泳等)
抗阻训练:每周2-3次(提升肌肉糖代谢)减重目标:
减重5%-15%(每减1kg体重,HbA1c下降0.1%)
2、药物治疗辅助
短期胰岛素强化:适用于新诊断且HbA1c≥9%或空腹血糖≥11.1mmol/L者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抑制食欲,减轻体重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促进尿糖排泄,兼具心肾保护作用
中医辅助:针灸、穴位埋线
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
3、代谢手术
适应症:BMI≥32.5 kg/m²且药物控制无效者
术式选择: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术后需终身营养监测)
4、心理行为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性进食)
社群互助小组(提升长期管理依从性)
逆转成功的评估标准
根据《2021 ADA共识报告》,需满足以下条件:
1、血糖指标(停药≥3个月):
HbA1c<6.5%
空腹血糖<7.0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
2、维持时间分级:
部分缓解:达标持续≥1年
完全缓解:达标持续≥5年
3、代谢改善证据:
体重下降≥10%,腰围达标(男<90cm,女<85cm)
血脂、血压同步改善
逆转后的长期管理要点
1、定期监测:
每3个月检测HbA1c,每年复查OGTT及胰岛功能
2、习惯固化:
维持低碳水饮食结构,坚持每周运动计划
3、预警机制:
体重反弹>3kg或HbA1c≥6.5%时,立即启动干预
温馨提示:糖尿病逆转强调早发现、早干预,需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成功逆转的核心在于患者终身健康管理的决心与执行力,医患共同目标是:让“缓解期”无限延长,让并发症永不出现。
(一审:夏博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