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28日讯(通讯员 黎婕妤 刘平平)阔别金龙,喜迎银蛇,一年一度的春节在高速熙熙攘攘的车流中已经走近。对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来说,如何欢度春节的同时保持健康是年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做好以下四项管理,助力“三高”患者过个平安喜乐的中国年。
一、饮食管理
1.合理搭配:春节期间,餐桌上往往摆满了各种美食。三高人群应学会挑选食物,尽量选择低盐、低糖、低脂的菜肴,如清蒸鱼、蔬菜沙拉、去皮鸡腿、瘦肉炒西蓝花、水煮虾、魔芋粉条等。同时,注意主食与副食的搭配,适量摄入粗粮(杂粮如薯类、豆类等占主食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尽量避免涮火锅,如果实在难解火锅馋,建议选择鱼肉火锅,清汤锅底,不喝火锅汤,多吃新鲜深色蔬菜,控制总量。
2.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若当餐过饱,饭后1小时一定要迈开腿,通过运动降低血糖负荷。可以采用分餐制,将食物分成小份,细嚼慢咽,合理安排进餐顺序,喜喝汤者建议餐前喝汤,其次是蔬菜、低糖水果,随之是肉类等荤菜,最后进食少量主食及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3.限制饮酒:酒精对血压、血糖、血脂均有不良影响。春节期间,三高人群应尽量避免饮酒,如果实在需要,也应严格控制饮酒量,WHO提出安全饮酒界限为每日酒精摄入量为男性不超过40g,女性不超过20g。在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酒精量为成年男性<25g,女性<15g。或酒精摄入量每周≤100g。如何计算酒精量呢?可参考以下计算公式:饮酒量(ml)*酒精含量(%,V/V)/100*0.8(g/ml)。例如52°白酒(即52%,V/V),实际酒精摄入量为50(ml)*52/100*0.8(g/ml)=20.8g酒精。建议葡萄酒、绍兴酒在100ml以内,60°白酒在25ml以内,啤酒300ml以内。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房颤、怀孕者不应饮酒,糖尿病病人因为饮酒可能导致严重低血糖也不建议饮酒。
4.多喝水:春节期间,人们往往忙于应酬或长程高速奔波,容易忽视水分的摄入。三高人群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
二、作息管理
1.保持规律作息:春节期间,很多人会打破平时的作息规律,熬夜打牌、看电视等。三高人群应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血压、血糖、血脂的稳定。
2.适度运动:春节期间,虽然天气寒冷,但三高人群仍应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三高人群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且不可因为过年就松懈,运动的获益在于持之以恒,运动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热量,维持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长途跋涉的人群,一定注意不要长时间坐位,每隔2-4小时一定要起身活动15分钟左右,避免血栓形成。
3.不可憋尿:春节出行高峰,切忌憋尿,憋尿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因此特别强调注意不要以为憋尿是小事,尤其老人在车上,一定要及时提醒,老人往往害怕影响大家会选择沉默硬扛。
三、情绪管理
1.保持愉悦心情: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气氛欢乐。三高人群应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但不可过于兴奋,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对血压、血糖、血脂的不良影响。
2.学会放松: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节日期间的压力。
四、药物管理
1.按时服药:春节期间,三高人群应继续按时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不要因节日而中断治疗。
2.监测指标:春节期间,三高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温馨提示
若出现血糖、血压、心率等偏离日常水平,及时与医生联系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出现胸痛或偏侧肢体麻木、口角偏斜及言语障碍等切不可盲目等待观察,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最后,提醒“三高”人群,虽然我们患有慢性病,但我们仍然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值得我们对自己更好一点,愿我们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新年伊始,喜乐安宁。
(一审:夏博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