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2月25日讯 (通讯员 楚水莲
李正斌)无论是万籁俱寂的清晨,还是夜阑人静的晚上,有那么一个地方:门里,坚守着不轻言放弃的斗士;门外,守候着焦急期盼的亲朋。这个地方,是急诊科。这里空间虽小,却是现实的缩影;这里时间虽短,却演绎着悲欢离合;这里有白衣天使的努力与执着,也有病患家属的祈祷与期盼。
2024年12月9日凌晨,株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灯火通明,医护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对多名急症患者进行抢救。当夜,急诊抢救室同时接收了脑出血昏迷者、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昏迷者、严重过敏性喉头水肿及休克者以及胸痛者。医护人员迅速行动,为他们进行了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通气、抗过敏、抗休克、导尿等一系列专业抢救措施。
就在抢救工作紧张进行之际,急诊抢救室电话骤然响起“我是肖艳群,请江医师和护士赶快带抢救箱、平车来急诊一楼男厕所,有人昏倒没意识了……”,急诊科主治医师江伟岸和余桢立即带上抢救用品赶到现场,发现俞先生在如厕过程中,突然晕倒、呼之不应。医护评估患者意识不清、面色发绀、全身湿冷、叹息样呼吸、尚可扪及颈动脉搏动,主管护师肖艳群立即清除俞先生口腔分泌物、球囊面罩辅助呼吸,江医师、余医师及保安毫不顾忌俞先生身上的粪便立即将他从厕所蹲坑里抬上平车,迅速转运到急诊抢救室。
经过进一步病情评估,予以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道及完善心电图、血糖、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炎症指标、CT等相关检查,俞先生诊断考虑为重症肺炎、II型呼吸衰竭、心肌炎、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严重内环境紊乱等。医护人员立即为他进行了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适当补液、控制血糖以及维持内环境平衡等治疗。经过20分钟左右的紧张救治,俞先生的意识逐渐恢复,生命体征相对平稳,随后被送入ICU继续治疗。
12月20日,俞先生的妻子特意送来了一面写有“医术高明,急救楷模”的锦旗,医护人员接过锦旗,脸上洋溢着被认可的满足与欣慰,他们深知,这面锦旗不仅是对他们医疗技术的肯定,更是对整个急诊科团队协作精神和医院救死扶伤宗旨的最好赞誉。
急诊科,一个常常让人联想到惊心动魄救人场景的地方:从心电监护到包扎止血,从开放气道到气管插管,再到中心静脉置管、电除颤、胸腔闭式引流、洗胃等,每一项急救操作都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在这里,株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团队团结一心,争分夺秒,分工协作,只为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拼尽全力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一审:龙晓龙 二审:邓望军 三审: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