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气温逐渐上升,但乍寒乍暖仍有出现,昼夜温差较大情况时有发生,各类疾病多发流行。衡阳疾控专家提醒,在继续做好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手足口病、过敏性疾病、动物咬伤等疾病的预防,以及警惕误食有毒野菜而发生食物中毒。
防病提示一:“娃怕妈愁”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在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春夏季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
防病指引:
1.接种EV71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EV71病毒的免疫力,以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
2.勤洗手: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注意洗手,小心病从口入。
3.打喷嚏或咳嗽时,最好用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内。
4.不要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5.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和共用物品)。
6.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7.患病的儿童最好居家隔离,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防病提示二:“隐形杀手”花粉过敏
春季天气多变,也是过敏性疾病的多发期。春季过敏性疾病主要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湿疹、过敏性哮喘等,这些疾病与春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粉有关系,其中有些花粉可致特异性体质过敏。
防病指引:
1.有过敏史的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不要随便去闻花草。外出郊游时最好带上抗过敏药品,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长袖的衣物,尽量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
2.户外活动结束回家后,要及时洁面、洗澡,洗掉粘在身上的花粉。春天外出散步,最好在雨后,这时不但空气清新,而且受花粉影响最小。
3.大风天气花粉容易传播,最好不外出游玩。
4.若感到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防病提示三:“致命伤口”动物咬伤
春季猫狗陆续进入发情期和换毛期,可能会出现狂躁不安,更容易攻击人。无论是家养还是野外多么温驯的动物,在此时期也难免发生抓伤、咬伤事件。除了猫狗,居民在野外游玩时也需要注意蜱虫、蜈蚣、蜘蛛、蜜蜂等叮咬。如游玩后身上出现可疑伤口,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防病指引:
1.有宠物家庭请文明饲养,定期给宠物接种疫苗、驱虫。
2.不要随意逗弄陌生动物,尤其是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动物。
3.若被疑似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抓咬受伤,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随即用碘酒或医用酒精消毒后立即前往医疗机构进一步处理。
4.外出游玩时不要随意在草地、树林中坐卧,同时减少皮肤与草坪的直接接触。
5.发现蜱虫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可以使用酒精涂抹在蜱虫的附着部位,连同蜱虫的头部以及身体一起涂抹,使蜱虫松口,再用镊子将蜱虫连同刺入皮肤内的口器一起拔出。切勿抓挠皮损处,避免发生破损引起局部感染。如果出现发热、叮咬处红肿等症状,建议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防病提示四:“舌尖雷区”野生植物中毒
四月,各种野菜生长,但由于公众对野菜等野生植物普遍缺乏辨识能力,应特别注意误食有毒野生植物导致中毒事件发生。
防病指引:
1.做到“不知不食”,外出郊游时不要采摘、购买、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来历不明的山野菜、野果及菌类。
2.注意饮食安全,可以生食的野菜,应清洗干净,对不宜生食的野菜,需要经浸泡、蒸煮、烹调等处理。
3.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如化工厂附近、废水边的野菜均不宜食用。
4.如误食不熟悉或来历不明的山野菜、野果及菌类,身体产生不适,需及时就诊。
暖春四月,万象更新,是外出“踏青”“春游”的美好时节。衡阳疾控再次提醒市民坚持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传染病感染,防范野“味”中毒,保持身体健康,不负大好春光。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