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萋萋药草香,悠悠百味总关情。中药因以植物类为主,故也称中草药,它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 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从未停止,使用品种已达5000余种,它们或为根、为茎、为叶,或为花、为果.......
杜仲的特征
它是所有树木当中最有特点的,无论是将其树叶、树枝或者树皮折断,都会看到折断处有银色丝线粘连,就好像藕断丝连了一般,所以在民间也有“扯丝皮”、“丝棉皮”等俗称。这种“银丝”是一种天然橡胶,具有绝热、防腐蚀的作用,大量用在海底电缆上面。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湖南“品牌”药材“湘九味”之一的杜仲。
杜仲的故事
有一个叫李厚孝的年轻人为了给母亲治病,登山采草药,不小心摔下山崖,伤了腰,昏迷醒过来后,他在朦胧间看到一位鹤发老者从身旁的树上剥了一块树皮,折断,抽出细丝,塞进随身携带的小葫芦里,摇了几下,让他服下,不一会儿,他的腰就不疼了。李厚孝对老人千恩万谢,要他留下姓名以便报恩。老者指着大树吟曰:“此木土里长,人中亦平常;扶危祛病魔,何须把名扬!”说完后飘然离去。年轻人回去后仔细琢磨,此木土里长,是一个“杜”字,人中亦平常,是一个“仲”字,莫非“杜仲”就是这树的名字?并且这还是一种能治腰伤的神树!李厚孝急忙剥下一块树皮带回家中,分给村民们治疗腰腿痛,果然有效。于是,杜仲能补肾治腰痛的故事就传开了。
杜仲的采收
野生杜仲是我国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杜仲生长缓慢,为了保护这种稀有植物,多数药农会采用半环剥法,选用那些有了20年份的杜仲树,按照规格剥下树皮,刨去粗皮,再炮制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树皮。剥下树皮的杜仲树需要3到5年恢复元气,珍贵的杜仲需取之有序,还之有道,循环往复才是长久之道。目前,人工种植的杜仲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与产业化,能够满足杜仲日趋上升的需求量。
杜仲的功效与配伍
杜仲,药用部位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中就列为上品,其药用历史悠久,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之一。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现代用于高血压病、腰痛、先兆流产、小儿麻痹、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杜仲与牛膝,在临床常用的药对,这对相距千里的本草,一个长于湖南,剥树皮入药,补肝肾,一个种于河南,挖草根入药,壮筋骨,本无牵挂的两者,在中医本草千年的哲学智慧中相遇,成就了“七情”之一相须的典型案例。
杜仲以皮入药,临床上应用广泛,叶、茎、种子等均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全身都是宝,可谓是“植物黄金”。杜仲的研究日趋深入,其应用研究涵盖医药、保健食品、特种工业、木材加工、环境保护等方面。
推荐药师
霍艳杰,硕士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药师,衡阳市市直卫健系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人才。在校与工作期间,主要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中药新药调研、立项、非临床评价与申报资料撰写等工作。目前在衡阳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参与中药制剂研发,参与湖南省教育厅与科技厅项目3项,发表论文3篇。
(一审:谢振华 二审:刘乐 三审: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