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19日讯(通讯员 何晓晓 曾丹妮)在祁东县蒋家桥镇小坪村,有一个被村民称道的好“郎中”,他叫李正生,是年52岁。在舅舅和外公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成为一名医生。200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放弃了在大医院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归家乡,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致力于服务家乡人民身体健康。今年8月,衡阳市卫健委授予他为“优秀乡村医生”荣誉。
行医信条:老实做事,扎实做人
"老实做事,扎实做人"是他行医的座右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信条。在诊疗过程中,他严肃认真,细致入微,对每一位病人都进行谨慎的诊查,用药精准,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无论面对怎样的天气,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李医生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他常常在深夜出诊,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有时为了救治病人,甚至整夜无法安睡。
行医准则:敬业奉献,专业精湛
作为一名医生,他坚持学习,不断自我完善。2001年,他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003年,他成功考取执业医生证书。2011年,他荣获主治医师职称。他的职业成长,是一条不断追求卓越的道路。面对风湿疼痛、皮肤病等多发、常见病,他不满足于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更是自费前往石家庄,实地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和推拿。他深知中医在治疗慢性病和调理身体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他刻苦学习中医理论知识,深入研读《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并将这些知识成功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行医法码:仁心仁术,“医”心一意
他始终把村民的健康和福祉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无论何时何地,总是无怨无悔地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在2015年七月的一个下午,他骑摩托车为一位焦急等待的病人急诊。因心急,村泥路滑,不慎摔倒,右膝严重摔裂流血,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病人还在家焦急等待。他迅速进行了简单紧急包扎,坚持骑上摩托车,继续前往病人家中,立即开始为病人诊治。尽管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看到病人关切的眼神,听到他们的真诚感激的问候,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和力量。这不仅是对他职业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他人格的一种认可。完成诊治后,他才回到家中,进一步处理好自己的伤口,随后立马回家,又带伤微笑地为等候的其他病人诊治。这一件事,只是他无数次紧急救治中的一个缩影,它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乡村医生的专业素养、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的行为不仅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和赞许,也让他在乡村社区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践行医改:以民为本,以心换心
长期扎根乡村,他深知村民生活的不易,始终秉承着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他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最先进驻村部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实行零差价售药。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医改政策,努力让每一位村民都能理解并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他通过各种途径,耐心地向村民解释医改政策的细节,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尽管工作充满挑战,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他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够逐步改善乡村医疗条件,为村民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行医过程中,他也坚持以最好的服务,最低的费用来诊治村民。雷女士曾因疼痛花费万元却效果不佳,在经过他的精心专业诊治下,仅花费几百元就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她激动地说“感谢国家感谢党,有这个好政策,感谢李神医,给我生活再次充满阳光”。随着口碑的传播,许多外地患者慕名而来,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诊治,这不仅是对他医术的认可,更是对他医德的肯定。
公卫守护:预防为主,防治融合
他深知,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服务一方百姓中的重要角色,于是,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完成预防接种,疾病防控,老年体检、健康宣教等各项公共卫生任务及各项其他工作。在每年的公共卫生考核中,他总是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多次取得第一名,这是对他工作成绩和敬业精神的认可。他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够逐步改善乡村医疗条件,为村民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审:龙晓龙 二审:邓望军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