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6月24日讯(通讯员 张建 王中云)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写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是:医学,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百姓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保养生命。一句话点明了学医的目的和意义。
有这样一个医者,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学医的意义。在“汶川地震”后积极参加震后医疗援建工作;在新冠疫情发生时毅然进入隔离病房参加救治工作;在尘肺农民工兄弟需要救助和治疗时勇担责任;在医学领域中,勤奋进取、孜孜以求;在科室建设上,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凝心聚力谋发展,首创湖南地区具有中医特色的职业病治疗专科,这便是以“秉岐黄之术,安疾厄之殇”为人生夙愿的衡阳市中医医院职业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冯美。
出身寒门知疾苦,心生宏愿立壮志
他出生于湘潭县农村家庭,家境贫寒,又为长子,从小就与父母在风霜雨雪的生活中往来穿梭。农耕生活孕育了他朴素勤劳善良的品性,缺医少药的时代背景点燃了他济世救人的宏愿。那时乡邻有疾,多是苦撑煎熬,以致小病酿成重患,少年的他,看在眼里,萌生治病救人的理想。怀揣着学医梦,他于1996年如愿以偿地考入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衡阳市中医医院。历经20余年的临床和医术沉淀,他成长为科室主任、呼吸内科专家,在与危重疑难病症的较量中,他决策果断、救治及时,用精湛的医术让生命自由呼吸。
天灾无情人有情,身携使命援灾区
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200多个县(市)受灾,灾后重建工作延续数年,其中医疗援助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他主动请缨参与原湖南省卫生厅组织的医疗援助团队,作为衡阳市中医医院唯一的援川医师,带着“开展医疗卫生业务对口支援,逐步恢复医疗卫生服务”的使命奔赴重灾区理县薛城镇,进行为期3个月的医疗援助。在援助的那段时间,余震、落石、缺水等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无不考验着他的意志;而善良的村民、淳朴的民风也时时涤荡着他的心灵。
当地医疗条件相对滞后,他就因地制宜,运用自己专业所长,帮助当地卫生院创建了中医特色诊治专科和中药房,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性,逐步开展推拿、针灸、艾灸、拔罐等中医特色治疗,深得当地村民的称赞和肯定,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2015年,在当地居民的盛情邀请下,他再次走进曾经为之倾情付出的薛城镇,听到“欢迎亲人回家……”的亲切话语,看到那日新月异的新环境、新设备和医疗条件,觉得曾经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那么值得。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他师从湖南省名中医王诚喜主任医师,承袭岐黄大道,发扬中医精髓。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学业,坚持研习中医经典和西医临床知识;一手抓科研带教,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共同主编专业书籍一部,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1项,协助培养研究生10多人。
从医20余年,他一直扎根在临床一线,因为他深知唯有在临床中摸爬滚打,上下求索,才能千锤百炼,终成名家,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由此拉开。他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请战书,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参加院内中医抗疫专家组,共同研制中药汤剂并投放给市民,助力抗疫;深入基层和社区,科普疫情防控知识,筑牢一线“防火墙”。
2020年2月,衡阳确诊30余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集中收治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隔离病房,拟采取中西医结合,一人一策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方案。他作为衡阳市中医防治新冠肺炎专家,需要参与会诊,并制定中医治疗方案。尽管中医在防治瘟疫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要把书本上记载的经验落到临床实处,需要一个摸索过程,且在当时,大家对新冠肺炎的认识都非常有限。如果只在病房外指导诊治,就不能及时全面的观察病情及辨别症候。于是,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决要求进入隔离病房,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他通过望闻问切,细心诊察,结合衡阳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分析中医病因病机,提炼关键证候,总结出急性期以“攻邪祛邪为急”,恢复期以“养阴扶正为要”的诊治要点,与南华医院新冠肺炎治疗团队共同讨论、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运用于临床救治。
通过中西医联合诊治,本轮疫情30余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确诊病例动态清零,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了一方健康和安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衡阳市中医医院职业病科成立于2015年,冯美担任第一任科主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新科室成立之初,面临着设备硬件、人才软件和业务发展的三重压力。
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提升诊疗能力,他争取专项资金为科室添置无创呼吸机、肺功能仪、高流量湿化治疗仪、震动排痰仪等多项设备;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补短板,促发展,他陆续派送医护人员前往广东省、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等专科医院及湘雅医院进修;为提升团队危重症救治能力及医疗服务水平,他查阅大量中西医文献,结合衡阳地区尘肺病的发病特点,提出尘肺病的基本病机是“肺气不足”,强调从“痰、瘀、毒、虚”等方面论治尘肺,制定“化痰、解毒、祛瘀、补虚”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在科室开展中西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尘肺病易并发气胸、大量胸腔积液、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重症,因此,在职业病科,抢救危重症的情况是司空见惯。每每这时,作为科室主任,他都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
2021年国庆节期间,一位尘肺患者在家突发呼吸困难加重,于凌晨3点急诊入院,患者当时喘促明显,张口呼吸,烦躁不安,不能平卧,值班医生给予患者面罩高流量给氧后,氧饱和度仍不到90%,情况危急,急忙致电冯美向他汇报病情。经验丰富的他,立即判断该患者为尘肺合并气胸可能性较大,如不及时处理,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他一边指导值班医生完善相关检查,一边立即驱车赶往医院。到院后,确诊为右侧大量气胸,他立即为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转危为安。当这一切都忙完之后,窗外的天空早已泛白,脱下白大褂的那一刻,他终于感受到了一丝疲惫,却又觉无比的舒心!因为对医生而言,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看着自己的病人化险为夷,日趋康复!
至今职业病科累计救治尘肺农民工患者2400余人次,通过发挥中医优势,约90%以上的尘肺患者咳嗽、咳痰、气促及运动耐量均有明显改善,大大降低了尘肺病死亡率。
职业病科在他的带领下稳步发展,团队管理、学科建设、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已成为湖南省首家以中医特色为主,兼用西医所长的职业病治疗中心,也是湖南省尘肺医疗联盟单位、尘肺农民工救治救助定点专科,为衡阳市职业病患者,尤其是尘肺农民工带来了福音。
专家简介
衡阳市中医医院职业病科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尘肺、慢性中毒、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结核、各种慢性咳嗽等职业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荣获“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衡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湖南省职业病与中毒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衡阳市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专家组成员
门诊出诊信息
坐诊时间:每周六上午
坐诊诊室:衡阳市中医医院门诊3楼304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