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11日讯(作者 罗梓萍)近日,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在主任曹李华带领下为57岁患者钟某进行微创脊柱内镜UBE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腰背部及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另一名75岁患者廖某,因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行局麻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骨水泥注射技术稳定脊柱椎体,避免了开放手术风险,费用降低30%-40%,全手术过程都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微创、精准、高效,术中出血仅约2毫升,无需缝线和拆线,患者痛苦小,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行走活动。上述2名患者均为耒阳市新市镇中心卫生院上转病人。
耒阳市新市镇是一座超过1500年历史的古镇,历来为水路码头和商贸重镇,镇上中老年群体脊柱疾病高发,但基层诊疗能力有限。新市中心卫生院挂牌成为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后,脊柱外科先后下派段波、曾多名等多名技术骨干长期驻扎卫生院,开展指导查房和手术带教,帮助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外科团队,目前已帮助开展膝关节腔内穿刺注射术和局部软组织封闭术等新项目。这种“全天候扎根”的模式,让当地群众深切感受到家门口的三级医院专家诊疗服务,也让更多的病人信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愿意足不出镇解决健康问题。
据了解,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在脊椎微创领域深耕多年,以脊柱内镜技术为核心,构建了“精准诊断-微创干预-快速康复”的闭环诊疗模式。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常见脊柱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灵活选择不同的微创技术,形成了一套精准化、阶梯化的诊疗体系。也可根据病情个体选择个性化治疗,在高清内镜辅助下,精准定位神经根受压区域,实时评估神经功能,确保减压范围精准可控,采用“靶向摘除法”,仅处理病变髓核,最大限度保留健康间盘组织,避免周围组织热损伤。微创手术的高效、安全、创伤小等优点,并契合医保DRG控费要求,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在耒阳新市镇中心卫生院开展的医疗支援中,用微创技术照亮基层医疗的“最后一公里”,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治疗选择,患者的脊梁得以挺直,更通过技术下沉缩小了城乡医疗差距,稳固了乡村振兴健康基石。这一系列成果,既是现代脊柱外科发展的缩影,也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的重要推力,既是“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开花的真实写照。
(一审:谢振华 二审:刘玉锋 三审: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