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16日讯(通讯员 管小红 刘萍
李慧)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其中约有60%-80%的中晚期患者会经历癌性疼痛。癌性疼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最大程度帮助癌痛患者减轻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长沙市第一医院肺癌开展鞘内镇痛泵植入术,给癌痛患者身体装上控制疼痛的“开关”。
患者黄老先生的肺癌抗争之路
患者黄老先生,72岁,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老病友,自去年7月因胸背痛被确诊为“肺鳞癌晚期并身体多处转移”后,一直在院接受持续性综合诊疗。在副主任、主任医师刘萍及副主任医师李慧团队的精心治疗下,肺部、肝脏及脑转移病灶控制良好,癌性疼痛得到缓解。
一年后,黄老因癌性疼痛加重再次入院治疗,吗啡、羟考酮等强效镇痛药物剂量用到上限仍不能缓解,此时的黄老痛不欲生,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经肺癌多学科会诊,麻醉科副主任管小红为黄老先生实施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黄老先生疼痛得到缓解,失眠症状有所改善。
癌症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重度癌痛更加让患者及家属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压力。然而,幸运的是,像黄老先生这样的癌痛患者,现在又多了一种治疗选择:鞘内镇痛泵植入术,不仅能有效缓解癌痛,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控制晚期癌痛的领先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优、用药量少、副作用小等优点,分为全植入式和半植入式。其原理是将一个持续泵药的装置,通过手术的方式埋置于患者体内。泵药的导管终端置入椎管内,直通脑脊液。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负责疼痛信号传导的神经元,从而安全有效地达到镇痛的一种方法。鞘内用药的优点: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其他途径给药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和脊髓产生镇痛效果。而通过植入泵直接给药,会增加药物存留时间,不容易被代谢和清除,相同的药物,镇痛时间大大延长。
01高效智能
镇痛。鞘内给药每日用药量仅相当于口服用量的1/300、静脉肌肉用量的 1/100 ,且镇痛质量显著提升。新式的鞘内给药装置还可以通过患者自身的需求来调整镇痛的效果。
02轻微药物副作用。
由于用药量明显减少,药物副作用减轻,也使阿片类用药依赖性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
03手术微创。
04长时程镇痛效应。
程序控制的持续性输注,相当于在患者体内搭建全天候输入止痛药的“高速公路”,产生长时间镇痛效应。
05减轻患者部分医疗负担。
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鞘内给药精准持久,药物用量大大减少,可使患者整体用药成本降低。
管小红介绍,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南中已将鞘内镇痛泵植入术作为顽固性、剧烈癌痛治疗的“第四阶梯”。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疼痛诊疗、癌痛规范化治疗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多个性化诊疗方案,不仅注重多元化肿瘤治疗手段,而且更加注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
专家介绍,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是癌痛精准治疗的终极武器,有助于完善医院癌痛患者治疗管理体系,帮助更多的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鞘内镇痛泵植入术”的开展,为晚期顽固性癌痛及各种难治性慢性疼痛患者带来了新选择。目前,该项技术已在顽固性疼痛领域开展,效果明显。如有相关病痛患者可挂“麻醉科门诊”号进行咨询。
(一审:龙晓龙 二审:余画 三审: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