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5日讯(通讯员 杨晓芳)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因肥厚室间隔造成心室梗阻而得名,患者常有心悸乏力、头晕、呼吸困难,晚期易导致心衰甚至猝死。肥厚型心肌病如同深藏患者体内的一颗“定时炸弹”,是引起猝死的重要病因之一。
今年56岁的邹阿姨,近几年频繁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近日,她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最厚达24mm(正常为10-12mm),二尖瓣前叶收缩可见收缩期前移现象,左室流出道梗阻严重,收缩期左室流出道流速增快(射流约5.5mm/s,平均压力梯度55mm),考虑是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蒋志明介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通俗地说,叫做堵心病。如果把人的心脏比作一间房子的话,心肌就是我们这个房子的‘墙’,当心肌这堵‘墙’变厚了,就会引起左心室血液流向全身的要塞部位堵塞狭窄,进而引起全身的血液供应不足。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团队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行经皮心内膜射频消融术。
蒋志明介绍,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原理是在心腔内三维超声导管构建解剖模型并实时监测,利用射频消融导管直视梗阻区心肌进行精准心肌组织消融,最大限度地避免消融时传导束的损伤,有效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缓解症状。心腔超声及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可以精准定位室间隔肥厚梗阻部位,手术实施可以更精准,创伤也更小。
经过术前充分准备后,蒋志明与团队通过心腔内超声技术明确定位患者心肌最肥厚区域,找准消融靶目标;同时仔细标测心脏内正常电位避开危险区域。凭借高超的导管操作技术,耐心仔细地操作,最终逐点消融了靶点,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邹阿姨气促、心悸明显好转,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室流出道流速较前减慢,平均压力梯度显著降低,各项生理指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此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长沙市第四医院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为肥厚型梗阻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