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6月30日讯(通讯员 何艳娟)“他这就是上火,嘴巴长泡了、长溃疡了?”“这两天看着娃瘦了,饭不吃,水都不怎么喝,一吃就哭”“有什么预防的药吗?容易传染吗?”
近期,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门急诊有不少宝宝因“高热,咽痛、不进食”来就诊,被发现咽喉部有大量的疱疹。医生提醒,近期疱疹性咽峡炎高发,该病具有传染性,学龄前儿童需重点防范。
那么,这个让家属们“叫苦不迭”疾病到底是何方“妖魔”呢?这其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今天来带领各位家长们学习一下疱疹性咽峡炎相关知识?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春夏季是流行季节。
传播途径:
以胃肠道(粪-口途径)、呼吸道传播及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性很强。患者在感染的前1~2周最具传染性,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可见于生活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被使用过的手、毛巾、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儿发生感染。
流行情况:
四季均可发生,春夏季为流行季节,4-7月高发;
好发人群:
多发于6岁以下儿童;
临床表现有哪些?
★具有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胃口不好、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常见。
★年幼患儿因口腔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个别患儿症状重,表现为持续高热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的症状。
★典型体征为口腔咽峡部疱疹,起初表现为咽红充血,进而咽峡部如扁桃体、软腭、硬腭、悬雍垂甚至整个口腔均可出现散在的灰白色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增大破溃形成溃疡,全身和眼部症状体征多在7~10天恢复,预后良好。但仍有少许患儿可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快速鉴别各类疱疹?
★出疹位置:
疱疹性咽峡炎:口腔、咽腭部。
手足口病: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
麻疹:发热高峰期(3-4天)出疹,前24-48小时,口腔黏膜可见麻疹黏膜斑,随后全身可出现斑丘疹,随后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水痘:发病24-48小时出现皮疹,先发于头皮→面→躯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红色小斑疹,继而变为水泡,周围红晕,有水泡的中央呈脐窝状。口腔、咽部、眼结膜、生殖器等处均可出现。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关键是对症支持治疗。
1、进食凉软的流食、半流食,盐水漱口等方式有助于缓解咽痛。喉咙疼痛可以用温和的止痛药治疗,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这些药物需要根据体重,而不是年龄来决定药物剂量。
2、应尽早隔离,保持空气流通,清淡饮食,多饮水及漱口;体温>38.5℃予物理降温或酌情使用退热药物,适量补液,若患儿出现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及面色苍白等,应尽快前往综合医院就诊。
防护:爸妈学好招,娃娃少遭“罪”
1) 注重手卫生,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2) 加强体育锻炼,保证睡眠充足,增强免疫力;
3) 居室多通风,在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4) 孩子贴身衣物及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5) 6月龄-5岁的适龄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但请注意,不同疫苗产品的适种年龄略有不同),预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一审:余画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