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27日讯(通讯员 王家祺)不久前,徐大爷因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检查。随后,神经内科医生发现徐大爷的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若不及时解除狭窄、改善脑部供血,可能会反复头晕头痛,严重时可能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瘫痪、言语不能、痴呆,甚至危及生命。
神经内科介入团队经过认真讨论病情,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为患者实施了脑保护伞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经皮颈动脉球囊扩张成型形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消失。该介入手术有效解除了徐大爷的颈动脉、椎动脉的狭窄问题,其脑缺血症状也随之明显改善。
颈动脉狭窄,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头颈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相较于其他大动脉,颈动脉较窄且靠近头颈部,如果血液有杂质,此处较容易形成斑块。
颈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动脉夹层等多种因素导致的颈内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颈内动脉狭窄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头晕、头痛、晕厥、一过性单眼黑、失明、肢体感觉及活动障碍、言语功能障碍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可以表现为思维模糊、肢体偏瘫、失语或意识障碍等。
危险信号
突发单眼黑朦(眼前发黑,几秒恢复)。
短暂性肢体无力、麻木(24小时内恢复)。
言语不清、口角歪斜。
这些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梗死的“最后警报”。
颈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微创“通血管”
传统开刀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需要切开颈部血管取出斑块,而介入治疗只需一个针孔,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合高龄、基础病多的患者。
手术如何“疏通血管”?
1.穿刺入路:局部麻醉后,从大腿股动脉或手腕部桡动脉穿刺,插入细导管。
2.精准定位:造影剂显影,锁定颈动脉狭窄部位。
3.支架护航:在狭窄处放置金属支架,撑开血管,同时用保护伞拦截脱落的斑块,防止脑栓塞。
4.血流恢复:支架贴附血管壁,斑块被压平,血液恢复通畅。
哪些人需要介入治疗?
(1)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且无创影像学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
(2)无症状但颈动脉狭窄程度高的患者:无创影像学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60%,尤其斑块不稳定者。
(3)手术高风险患者:心功能差、颈部解剖复杂,不能耐受全麻者。
介入治疗的三大优势
(1)创伤小:无颈部切口,避免神经损伤风险。
(2)恢复快:术后1-2天即可下床,并发症少。
(3)可重复:若其他部位血管狭窄,可再次介入治疗。
术后注意什么?
(1)规律用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支架内血栓。
(2)控制三高:血压<140/90 mmHg,低密度脂蛋白<1.8 mmol/L。
(3)定期复查:术后1、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监测支架通畅性。
预防颈动脉狭窄,从今天开始
戒烟限酒:吸烟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速斑块形成。
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多吃蔬菜水果,控制体重。
定期筛查:40岁以上,有“三高”或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每年查颈动脉超声。
神经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家祺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颈动脉狭窄是沉默的“定时炸弹”。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让我们共同关注颈动脉健康,守护生命之桥。
(一审:夏博 二审:邓望军 三审: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