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新闻网站主办

春天养生别踩雷 这5个健康锦囊快转发给爸妈

2025-03-14 10:16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3月14日讯(通讯员 王丹 李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但对身体机能逐渐退化的老年人来说,季节变换就像一场需要“全副武装”的健康保卫战。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余孝君提醒:春季老年人健康需重点防范五大“隐形地雷”,科学应对才能守住春日安康。

一、破解"春困"迷局,警惕血管警报

春日的暖阳常常让人昏昏欲睡,但如果老人总感觉“起床困难”“走路像踩棉花”,这可能是大脑在发出求救信号——就像生锈的水管容易被杂质堵塞,春季剧烈的温差波动会使血管反复收缩扩张,血栓风险也随之攀升。

专家支招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缺水造成的血液浓稠将间接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因此需每天适量饮水及运动。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需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如出现头晕伴行走不稳、单侧肢体麻木、乏力、口齿不清、口角歪斜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二、春暖花开,小心“情绪感冒”

春天并非人人的心情都会随花期绽放。临床数据显示,每年3-5月老年抑郁就诊量明显增加。因此子女要特别关注老人的情绪问题。

专家支招

老年人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久坐久站。

适当进行膝关节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三、春捂秋冻,别让“老寒腿”找上门

春季的温差就像坐过山车,早晚温差可达15℃。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轴承”,其软骨厚度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薄。也有人笑称膝关节年轻时是Q弹果冻,老了就是干裂橡皮——更需要温柔对待。

专家支招

子女可实施“三个一”关怀计划:每天一次视频通话(哪怕只是聊聊天气),每周一次家庭户外日(公园散步、郊外踏青),每月一次老友聚会(帮助重建社交圈)。

阳光是最天然的“抗抑郁药”,建议老人每天适当晒太阳。

如老年人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

四、春季养生,从“肝”开始

中医将肝比作“将军之官”,春季正是其修复黄金期。很多老人“春夜失眠”,其实与肝气郁结有关。

专家支招

老年人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受凉感冒,睡前可以泡脚、听轻音乐等,帮助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合理调整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也有助于养肝护肝。

五、春季防摔跌,预防措施是关键

春季返潮时的地面其实更湿滑,老人跌倒风险明显也会随之增加。春季防摔跌,预防措施是关键!

专家支招

建议老年人居家改造“三步走”:卫生间铺防滑垫、走廊装感应夜灯、马桶旁加装L型扶手。

外出装备选择诀窍:鞋底要像汽车轮胎(深沟槽+软胶材质),拐杖末端配防滑垫(类似登山杖设计)。

雨天如需外出建议采用“企鹅步”:小步慢走、重心前倾。

(一审:夏博 二审:刘玉锋 三审:鲁红)

扫码分享到微信
医院导览: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湖南省儿童医院
  •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