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2月25日讯(通讯员 陈敏桢
龙雨佳)在人类与疾病抗争的漫长历史中,乙肝一直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它就像一个潜伏在身体里的“间谍”,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肝脏的健康。不过,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如今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有力的“武器”——干扰素,它为乙肝临床治愈带来了新的曙光。
李先生是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肝病中心的一位慢性乙肝患者,患病多年来一直服用核苷(酸)类似物,但病情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乙肝病毒载量居高不下,肝功能也时有异常。后来,在感染科肝病中心一病区主任刘长明的建议下,李先生开始接受干扰素治疗。经过48周的规范治疗,奇迹出现了。李先生的乙肝表面抗原成功转阴,乙肝病毒载量也检测不到了,肝功能恢复正常。如今,李先生已经停药多年,病情一直保持稳定,他重新找回了健康和生活的信心。
认识乙肝:隐匿的健康杀手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乙肝病毒非常狡猾,它一旦进入人体,就会潜入肝脏细胞,在那里“安营扎寨”,不断地复制和繁殖。很多乙肝患者在感染初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不知不觉中对肝脏造成损害。随着病情的发展,乙肝可能会逐渐演变成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据统计,全球约有2.57亿人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88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在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70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有2000-3000万人。乙肝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临床治愈:乙肝患者的梦想之光
临床治愈对于乙肝患者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临床治愈需要满足四个关键条件:病毒HBV DNA持续阴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转,最好还出现表面抗体(HBsAb);肝功能保持正常;通过B超等检测手段显示肝组织学无其他病变。达到临床治愈,患者就可长期停药,通过各种检测方法也难以查出其为乙肝患者,相当于摘掉了“乙肝”的帽子,这也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最高目标。然而,目前要实现完全治愈仍面临诸多挑战。
干扰素:开启乙肝治愈新希望
过去,乙肝治疗主要依赖于核苷(酸)类似物。这类药物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从而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然而,核苷(酸)类似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一旦停药,病毒很容易反弹,导致病情复发。同时,长期服药可能会产生耐药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在,乙肝治疗主要选择干扰素。干扰素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它可模拟人体自身产生的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阻止病毒在肝脏细胞内的繁殖和扩散。它像一个“病毒狙击手”,精准地打击乙肝病毒,降低病毒载量。同时,它还像一个“免疫指挥官”,调动免疫系统的“千军万马”,共同对抗乙肝病毒。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对乙肝病毒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干扰素治疗注意事项
虽然干扰素为乙肝临床治愈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并不是所有乙肝患者都适合使用干扰素治疗。
在决定是否使用干扰素治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肝脏超声等检查,以确定是否符合治疗指征。同时,干扰素治疗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脱发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初期较为明显,但随着治疗的进行,大多数患者可以逐渐耐受。在治疗过程中,应与医生充分讨论,评估自身适应性和潜在的副作用,同时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定期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虽然干扰素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但只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就有可能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的乙肝患者能够在干扰素的帮助下,摆脱乙肝的困扰,重获健康的生活。
(一审:夏博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