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炎,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肥胖和某些妊娠并发症都存在着强烈的双向关联。因此,守护口腔健康,就是为全身健康投资。
糖:口腔与全身健康的“共同敌人”
为什么今年的主题将“减糖”和“控体重”放在如此核心的位置?因为它们三者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影响健康的闭环。
糖→龋齿(蛀牙)
口腔中的致龋菌会利用我们摄入的糖分,代谢产酸,这些酸会持续腐蚀牙齿硬组织,形成龋洞。减少糖分摄入,就是从根本上切断了致病菌的“粮草”。
糖→肥胖→全身疾病
过量摄入游离糖是导致体重增加、肥胖的重要因素。而肥胖又是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肥胖→牙周病
研究发现,肥胖人群的牙周病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更高。脂肪组织产生的炎症因子会加剧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形成“肥胖-炎症-牙周破坏”的恶性循环。
糖尿病→牙周病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向影响关系。糖尿病患者更易患重度牙周炎;而重度牙周炎又会加剧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难以控制。
由此可见,“减糖控体重”不仅是保持身材的需要,更是保护牙齿、维护全身健康的关键策略。
如何做到“减糖控体重”?
会看标签,警惕“隐形糖”
购买包装食品时,学会查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重点关注“碳水化合物”项下的“糖”含量。
警惕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游离糖,如:蔗糖、果糖、葡萄糖、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蜂蜜、浓缩果汁等。它们名称各异,但本质都是糖。
改变饮食习惯,减少“游离糖”
限制含糖饮料:这是游离糖最主要的来源。请用白开水或淡茶替代汽水、果汁、奶茶等。
减少零食点心:减少食用蛋糕、饼干、冰淇淋、甜面包等高糖加工食品。选择水果、坚果、酸奶(选择无糖型)作为健康零食。
烹饪少放糖:家庭烹饪时,尝试用天然食材(如玉米、胡萝卜、香菇)的鲜味来提味,逐步减少红烧、糖醋等菜肴中的用糖量。
聪明吃糖,减少危害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
集中时间吃:最好在正餐后吃甜点,避免在两餐之间频繁摄入糖分。缩短糖分在口腔停留的“攻击时间”。
吃完及时漱口:吃完甜食后,立即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可以快速中和口腔酸性环境。
一小时后刷牙:建议吃完酸性或甜食后,等待一小时再刷牙,以免酸软化的牙釉质被刷损。
守护口腔健康的综合举措
在“减糖控体重”的基础上,我们仍需坚持全面的口腔护理:
有效刷牙
每天刷牙两次,每次两分钟,使用含氟牙膏,并采用巴氏刷牙法。
清洁牙缝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牙缝刷,清除牙刷无法触及的牙菌斑。
定期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和洁牙(洗牙),这是预防牙周病的核心手段。
涂氟与窝沟封闭
儿童定期涂氟和进行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最有效的方法。
爱牙日倡议:
为健康,一起“减负”。在此,长沙市第一医院向每一个家庭发出倡议:
开展一次“家庭冰箱清理”
定期检查家里的冰箱和食品柜,识别并减少高糖饮料和零食的库存。
制定一份“家庭健康食谱”
共同商议,制定一份包含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和全谷物的低糖健康餐单。
养成一个“饭后漱口”习惯
全家互相提醒,餐后及时漱口,保护牙齿。
完成一次“家庭口腔体检”
带上家人,预约牙医,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防患于未然。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让我们从减少一瓶含糖饮料、增加一次户外运动开始,从关注每一颗牙齿的健康开始,共同行动。因为每一次减糖,不仅是在控制体重,更是在保护牙齿;每一次护牙,不仅是在灿烂微笑,更是在呵护全身健康!
(来源:长沙市第一医院)
责编:庞琦
一审:庞琦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0731-84329944 /
84329525
0731-84326442
t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