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8日讯(通讯员 周惠)“老师,他抢我橡皮!”“是她先动手的!”不久前,在长沙市开福区国庆二小的心理团辅课上,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团队用情景模拟还原了最常见的校园冲突。当两个孩子为一块橡皮剑拔弩张时,台下学生纷纷举手:“我也遇到过!一生气就想打人!”这看似平常的争吵,实则暗藏心理学中的“野马效应”——就像被蝙蝠叮咬后暴怒致死的野马,孩子们往往因小事陷入情绪漩涡,却不知真正伤人的不是矛盾本身,而是失控的情绪。
一堂充满欢笑的心理魔法课
本次团辅中,医院心理治疗团队化身“情绪魔法师”,用三大妙招帮助孩子驯服情绪野马。
✅情绪温度计:用卡通量表教孩子识别愤怒等级,当“情绪温度”过高时启动“冷静程序”。
✅故事疗愈:改编野马寓言为趣味动画,让孩子直观理解“冲动的代价”。
✅实战演练:分组进行“玩具协商大赛”,在角色扮演中学习沟通技巧与换位思考。
孩子们的转变——
“对不起,我不应该抢你的玩具”“原来生气时数数真的能变冷静”“我下次要试试说‘我很生气,但我们可以轮流玩'”。
什么是“野马效应”?
野马效应源自非洲草原的自然现象:吸血蝙蝠的叮咬本不足以致命,但野马因愤怒和狂奔耗尽体力而亡。心理学借用这一现象,比喻因琐事过度反应,导致自我伤害的行为模式。
对孩子的影响——
损害身心健康:长期情绪波动易引发焦虑、注意力下降等问题。
破坏社交关系:冲动言行可能伤害同伴感情,导致孤立。
【活动亮点】三大妙招,驯服情绪的“小野马”
1.“冷处理法”:给情绪按下暂停键
教孩子通过深呼吸、数数等方式冷静12秒,避免冲动反应(心理学中的“12秒效应”)。
情景演练:当玩具被抢时,先默念“我是情绪主人,不被小事打败”!
2.“情绪表达瓶”:学会合理宣泄
孩子们用画画、写日记等方式表达感受,替代哭闹和攻击行为。
心理治疗师引导:“生气时可以打枕头,但不可以伤害别人和自己哦!”
3.“正向强化”:看见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鼓励孩子分享成功案例:“今天我耐心等待,没发脾气!”家长和老师及时表扬,强化积极行为。
【专家支招】给家长的“情绪管理指南”
1.接纳情绪,而非压制
当孩子哭闹时,用“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代替“不许哭”,帮助孩子识别情绪。
2.家庭“情绪角”
设置一个安全空间,允许孩子通过运动、撕纸等方式释放压力。
3.以身作则,传递冷静力量
家长需避免因琐事暴躁,用行动示范“如何冷静解决问题”。
长沙市第一医院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提供专业评估与干预,此外,儿科团队还将定期开展校园心理团辅,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责编:庞琦
一审:庞琦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
0731-84329944 /
84329525
0731-84326442
ts@v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