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22日讯 (通讯员 李鹏)近日,株洲市三医院中西结合心理科成功帮助一名木僵患者打破沉寂,重获新生,这场生命的觉醒之旅,见证了医学的力量与人性的温度。
朩僵:沉默的困境
木僵,是一种严重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患者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肢体僵硬,不言不语,仿佛与世界隔绝。此次接受治疗的患者肖某,是一位长期在基层精神病医院住院的精神患者。住院期间,患者病情复发加重,当地医院竭尽全力治疗,但病情仍持续恶化,最终陷入木僵状态。当家属几乎放弃希望时,听说株洲市三医院有治疗木僵的成功案例,便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转至医院。
入院时,肖某目光呆滞,肢体强直,无法自主进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属焦急万分,却束手无策。
多学科协作:精准治疗,点亮希望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市三医院迅速组建了由精神科专家、心理治疗师、康复护士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团队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后,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精神病药物和改善精神运动性抑制的药物,精准调节患者神经递质水平。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通过微弱电流刺激大脑,快速改善患者的精神运动抑制症状。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直面创伤,重建心理防线。
康复之路:从沉默到重生的奇迹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治疗逐渐显现成效。第三天,肖某的肢体僵硬稍有缓解;一周后,她开始对周围环境有了反应,能够自主吞咽;两周时,肖某终于开口说话,与医护人员进行简单交流。随着治疗的持续推进,她的精神状态日益好转,肢体活动逐渐恢复正常,能够自行进食、洗漱,重新找回生活的能力。
医学的力量:多学科协作的胜利
肖某的成功康复,不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医学团队不懈努力的成果。此次治疗,充分展现了我院在精神疾病诊疗领域的专业实力。多学科协作模式整合了各领域的优势资源,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精准的治疗;先进的治疗技术与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中医理疗及个性化的中药方剂缩短了康复周期。
“看到老婆重新开口说话,能自己吃饭,我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 肖某的老公激动地说。这份希望,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也承载着医学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医院将继续秉持 “以患者为中心” 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更多精神疾病患者驱散阴霾,点亮生命之光。
(一审:杨露 二审:蒋俊 三审: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