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温杀手”较量!常宁市中心医院成功抢救一名“热射病”患者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8月8日讯(通讯员 阳姣丽)夏日炎炎,由高温诱发的极端病症热射病正在炎热季节中悄然蔓延。8月7日13时40分,常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到120急救电话,衡南县松江镇满金桥村一位老年患者在烈日下的马路边晕倒,呼唤无应,情况十分紧急。

接到电话后,该院主治医师李祺、护师王佳迅速出诊,到达现场后初步诊断为重度中暑——热射病,并立即对病人进行降温等急救措施,随后将病人转运回医院急诊科抢救。

到达常宁市中心医院时,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呼吸浅快而微弱,心率180次/分,血压85/48mmHg,全身发热,体温达40℃。该院急诊科立即启动快速反应小组进行抢救。

急诊科主任陈湘平担任抢救小组总指挥,护士长刘海霞带领护理团队沉着应对。李祺、副主任护师雷启娥、护师吴春花、王佳、阳姣丽、邓云芬等医护人员分工合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接上心电监护,并采取头部冰枕、大动脉冰敷、冰水灌肠、冰水膀胱冲洗、输注冷盐水等多种方法紧急降温。同时进行快速补液、吸痰、镇静、解痉、降颅压、抑酸护胃、抽血、导尿等处理。

15时,患者突发心搏骤停、呼吸停止,医护人员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呼吸球囊辅助通气。经过共同努力,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自主心律,心肺复苏成功。

15时23分,患者体温降至38℃,心率120次/分,血压145/73mmHg,呼吸26次/分,指间血氧95%,意识恢复,少尿。医护人员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持续监测体温、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治疗。随后,患者体温逐步降至37.1℃,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抢救成功。


热射病知识宣教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超高热、意识障碍及汗闭三联征,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哪些人容易中招?

①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如建筑工人、外卖员等; ②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等; ③排汗功能差、不易散热的人群,如先天汗腺不发达、身体肥胖的人等; ④老弱病孕幼人群。

常见临床表现:

①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昏迷、抽搐、谵妄、行为异常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③多器官(≥2个)功能损伤表现(肝脏、肾脏、横纹肌、胃肠等)。④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⑤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现场急救处置重要步骤:

急救六步法:①立即脱离热环境②快速测量体温③积极有效降温④快速液体复⑤气道保护与氧疗⑥控制抽搐。降温是关键。环境降温:采用空调、风扇、室内放置冰块等体表降温:湿毛巾擦拭全身、大动脉冰敷等体内降温:静脉输液、灌肠、血液净化等。

如何预防?

①外出做好防晒工作,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②水盐补充,清淡饮③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④充足睡眠与休息;⑤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菊花、金银花、荷叶、薄荷、藿香和广藿香等都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责编:肖乾瑄

来源:华声在线

内容推荐
返回首页 电脑版 | 触屏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