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epistaxis)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偶有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后者称之为借道鼻出血。
鼻出血虽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与血管的分布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按鼻出血发生的部位分为上鼻出血、前鼻出血和后鼻出血3个易出血区。
(一)上鼻出血区
上鼻出血的血液供给,系来自筛前或筛后动脉的分支,属于颈内动脉系统;
(二)后鼻出血区
其血液供给系来自蝶腭动脉或其分支,属于颈外动脉系统;
(三)前鼻出血区
前鼻出血区的部位是在鼻中隔的前下方,为筛前动脉、蝶腭动脉、腭大动脉和上唇动脉末指支的吻合网,该区称为立特(Little)区,在此区前、鼻小柱后有一静脉吻合网,称为克氏网丛(Keisselbach’s Plexus),该处覆以薄层较膜,而缺乏薄膜下层组织;检查时,常见局部小血管怒张,多为鼻底的上升血管,有时出血点靠近鼻前庭的皮肤效膜交界处,所谓“鼻中隔出血性息肉”,亦好发于此处。
一、局部原因
(一)特发性
(二)外伤性
由于局部机械性损伤,如挖鼻、提鼻、鼻饲、鼻腔异物等,颅底骨折引起颈内动脉破裂(借道鼻出血)、手术外伤,如上颌窦刺洗、鼻腔活检、鼻甲手术等,
(三)炎症性
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级膜糜烂,有害化学气体的刺激以及特异性感染,如白喉等,出血性坏死性鼻息肉是类似恶性肿瘤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病理检查可证实。
(四)鼻中隔疾病
鼻中隔偏曲、穿孔等。
(五)鼻腔鼻窦肿瘤
1.良除肿瘤 鼻中隔毛细血管瘤、鼻腔鼻窦血管瘤;
2.恶性肿瘤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恶性肉芽肿等;
(六)鼻咽部肿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等;
二、全身原因
(一)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二)高血压、动脉硬化;
(三)静脉压增高
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四)维生素E、K、B2、P缺乏;
(五)中毒
汞、磷、砷、苯中毒;
(六)其他
急性传染病、内分泌失调(异位月经)、风湿热活动期、尿毒症、败血症等。
一、局部原因
(一)特发性
最常见的是在鼻中隔前下方的立特区,有报告该区的鼻出血约占全部鼻出血的90%左右,少数发生在鼻腔后部的鼻腭静脉丛(Woo一druff丛)区,也有来自后鼻出血区的颈外动脉的蝶腭动脉及腭大动脉分支。
(二)外伤性
1.鼻骨及颌面骨复合骨折 鼻出血常较严重,若伴有颅底骨折,则出现脑脊液鼻漏;
2.上颌窦后外壁骨折 上颌窦后外壁骨折如损伤上颌动脉,可形成假性动脉瘤,破裂后血液经上颌窦流人鼻腔,CT上颌窦扫描有助诊断;
3.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的破裂 可先形成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后血液经蝶窦流至鼻腔,一般在伤后数日(有时数周甚至数月),突然发生大出血,量大惊人,每隔数日发作一次,颈内动脉造影、CT、MRI可确诊。
(三)炎症性
出血性坏死性鼻息肉,又名出血性鼻息肉、血管瘤型息肉、假性血管瘤,可原发在鼻腔也可原发在上颌窦内,原发在上颌窦内时,则称为出血性坏死性上颌窦炎。鼻塞、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进行性加重,有感染坏死时,分泌物有臭味,鼻腔检查,中道内有红色或褐色伴有坏死组织的新生物,X线摄片、CT扫描可见窦腔密度高,骨质呈膨胀性破坏,手术探查可确诊。
(四)肿瘤性
1.血管瘤 常发生在鼻腔或上颌窦、毛细血管瘤好发于鼻中隔前下方,瘤体的血管极为丰富,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鼻腔侧壁,并在黏膜下浸润性生长,故可破坏邻近组织,造成严重的鼻出血。
2.鼻咽纤维血管瘤 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年,好发部位在鼻咽顶部,本病的主要症状是一侧进行性鼻阻塞,反复大量鼻出血,检查鼻腔后,鼻咽顶部有紫红色、光滑、质硬,不活动的肿物。
3.鼻腔界窦恶性肿瘤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常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表现为一侧鼻阻塞,少量鼻出血,上颌窦癌的早期限于下壁或上壁时,牙痛或面颊部麻木感是重要的症状;至于眼眶,硬腭或面部的隆起,则属晚期表现。
4.鼻咽癌 鼻出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多在擤鼻时涕中带血或在强吸气后血沸经口咽部咯出,也即有“回吸性血痰”的表现,检查鼻咽部,可见鼻咽顶,侧壁有局限性溃疡或菜花样病变,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二、全身原因
凡能引起动脉或静脉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鼻出血。
(一)血液病
过敏性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第XI因子缺乏、肝或肾功能衰竭、坏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二)动脉血压增高
如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慢性肾炎、妊娠高血压等。
(三)静脉血压增高
见于各种心肺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二尖瓣狭窄及各种原因导致的上腔静脉高压症者。
(四)内分泌紊乱
如月经紊乱、代偿性月经、妊娠期、绝经前期、绝经期等。
(五)风湿热
风湿热的早期、血管脆性增高,多见于儿童。
(六)细菌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破坏纤维蛋白、鼻黏膜糜烂出血。
(七)中毒
汞、磷、砷、苯等中毒可以破坏造血系统的功能,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减少血肉凝血酶原,易引起鼻出血。
(八)遗传因素
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即Osier病等;
(九)急性传染病
如上感、流感、麻疹、疟疾、猩红热等,在高热期易发生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