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机械呼吸疗法可改善呼吸功能临床疗效良好,治疗的病例日益增多。随着机械呼吸疗法的推广应用
气管切开及插管术后产生的并发症例如气管狭窄亦逐渐多见。
气管、支气管狭窄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呈吸气性或呼气性呼吸困难
也可两者均有
常伴有气促
喘鸣
咳嗽
有痰
痰易粘稠
咯出费力
体力活动和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时加重
常有喘鸣
曾经施行气管切开和插管术的病例呈现上述症状者
应首先考虑气管疤痕狭窄
前后位
侧位和斜位气管断层摄片可清楚地显示狭窄的部位
程度
长度和形态改变
2.支气管狭窄者患侧胸廓呼吸动度语颤可减弱或消失
叩之为浊音
听诊呼吸音低或消失
可有干
湿罗音
气管、支气管狭窄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常见于气管切开术后当气管切开部位过高
损伤第1软骨环
可引致环状软骨糜烂
炎性病变和难于纠治的环状软骨下重度狭窄
气管切开时
切除过多的气管前壁组织
日后可形成大量肉芽组织和纤维疤痕组织
气管导管压迫气管前壁
引致切口上方组织向内塌陷以及气管导管外连接的管道过重压迫气管壁
致组织受压糜烂
日后均可形成纤维疤痕组织
此外
用以封闭气管腔的气管导管外气囊充气过多压力过高
亦可压迫气管壁全周
引致组织糜烂坏死
严重者日后形成环状疤痕性狭窄
甚或产生气管食管瘘和气管无名动脉瘘
后两种情况死亡率均很高
因此施行气管切开和插管术时应注意气管切开的部位
切除气管前壁组织不宜过多
选用的气管导管大小及长度要适宜
气囊充气压力不可过高
连接的管道宜轻而柔软
以降低气管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
图1 气管切开及插管术后气管狭窄
(1)高位切口引起狭窄
(2)气囊部位狭窄
(3)气管切口狭窄与气囊部
(4)气管狭窄及气管食管瘘
(5)气管-右无名动脉瘘位狭窄之间气管壁软化炎变
气管、支气管狭窄应该如何治疗?
对于气管狭窄的患者有以下的治疗方法:
1环形切除病变行对端吻合术是气管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
2对仅由肉芽组织阻塞气管腔的病例
可由气管镜清除肉芽组织或切开气管在直视下刮除肉芽组织
使通气顺利
3对由邻近器官肿物长期压迫而气管壁软化所致的狭窄
在解除压迫的基础上
用肋骨片外撑固定软化区
克服狭窄
4对狭窄区太长
不适宜作切除病变行对端吻合术者
可在气管内置管
通过造口引出体外
以解除气管梗阻
确保呼吸通畅
5婴儿
儿童的气管病变作切除对端吻合术
必须慎重
因婴儿或儿童的气管对端吻合口张力的耐受低于成人
且气管管腔直径小
耐受水肿差
因此应尽可能将手术推迟
6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抗感染治疗
因感染可加重气管梗阻程度
增加治疗困难
亦可引发气管完全梗阻等危险
7对已拔除气管插管
不再需要接受机械呼吸疗法而气管狭窄程度严重者
一般需施行气管重建手术
通气功能仍未完全恢复的病例则可定期作气管扩张术
重建气管
切开插管或在狭窄段置入通气管支撑气管腔等保守治疗措施维持通气功能
以延长生命
8用于治疗本病的其它手术方法还有气管内探条扩张术
气道球囊扩张术
气道内激光技术
气管支气管支架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气管支气管狭窄和闭塞的治疗变得简便
安全
同时疗效极为显著
如结核
外伤等疤痕病变引起
则选用以探条和球囊扩张治疗为主
尽可能避免置入支架等外来物体
如气管支气管完全闭塞
则需在严格选择适应症的基础上
应用激光开通阻塞的气道部分
再用探条或球囊扩张等维持气道通畅
或根据实际情况置入可置换的气道支架如硅酮支架等
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需要取出支架
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狭窄
则以气道激光和气道支架置入为主
这些方法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使闭塞或狭窄的气管支气管恢复通气功能
明显地提高患者的劳动能力
改善其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为争取治疗原发病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