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内痔的临床表现
1.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上截石位于3
7
11点处
2.主要症状为大便时出血或伴痔核脱出
3.初期(工期)痔核较小质柔软
痔面鲜红色或青紫色
排便时痔核不脱出肛门外
排便时出血或便后出血
呈点滴状或喷射状
血色鲜红
不与粪便相混
呈间歇性发作
中期(Ⅱ期)痔核较大隆起
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
便后自行回纳
便后出血比初期减少
后期(Ⅲ期)痔核更大质地较硬
表面微带灰白色
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
甚至行走
咳嗽
喷嚏或站立时也会脱出
不能自行回纳
须用手推回
或平卧
热敷后方能回纳
便血不多或不再出血
4.一般无疼痛感觉中
后期可有肛门坠胀
瘙痒
如痔核脱出嵌顿
可致肿痛
糜烂
坏死
甚至化脓
继发肛瘘等证
5.一般无全身症状后期有的可继发贫血
大便困难
小便不易排空等症状
内痔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
辛辣生冷刺激
或饥饱失常
或因起居失慎
久坐久立
负重远行
或房室过度
或因久泻久痢
长期便秘
妊娠生产
腹部肿瘤压迫等
均可使风湿燥热内生
气血不调
以致经络阻滞
瘀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内痔
其特点是无痛性便血
后期可有痔核脱出
本病以便血肿胀痒痛
脱出及便秘为四大主要症状
便血是由于血络受伤所致
然由于体质不同
感邪之异
又有虚实之分
实者血色鲜红
或红而污浊
如滴如射
便秘腹痛拒按;虚者血色淡红清稀
或晦而不鲜
伴有神疲乏力
肿胀痒痛是由于下焦湿热
结聚肛门
气血逆乱
筋脉横解
血脉瘀阻
发为痔核肿胀痒痛
若气血两虚
气虚升举无力
则以痔核脱出
不易回纳为主;气虚不摄
血不敛气
便血色淡而量多
内痔患者可因肛门坠胀感而便意频频
或惧怕出血而不敢排便
致使腑气不畅而发生便秘
便秘也有虚实之分
实秘者为实热内结
灼伤津液
胃肠燥结
便干难解
腹满痛;虚秘者气虚肺失肃降
大肠传导无力
或血虚津枯
胃肠燥结
腹胀便秘
心悸自汗
治疗以清热润燥
凉血止血
益气收敛为主
内痔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需与下列肛门病相鉴别
息肉痔:为直肠下端所生之息肉质薄嫩
根蒂细
色鲜红
一般单发
偶有一连串二
三十个之多
状如葡萄
大便时可能脱出肛门外
多见于儿童
锁肛痔:肿物不能脱出于肛外触诊其质坚硬而凹凸不平
肛门狭窄
大便变细
或大便如痢
次数增多
里急后重
时流臭秽败浆污水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肛裂:好发于截石位612点处
肛门有裂口
出少量鲜血
大便时疼痛
有时便后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脱肛:①直肠脱垂性脱肛:脱出物色淡红形如螺旋而有层次
其质较硬
多见于体弱的小儿与老年人
②直肠粘膜脱垂性脱肛:有环状或部分粘膜脱垂
其色鲜红
质柔软
无痔的高突
微有渗血
多见于老年人
偶见于内痔手术后的患者
内痔应该如何预防?
内痔的饮食疗法
香蕉蕹菜粥:香蕉100克去皮为泥蕹菜(通心菜)100克取尖
粳米50克
粳米加水煮至将熟时
放入蕹菜尖
香蕉泥
加入适量食盐或白糖
同煮为粥
作早餐主食
适用于痔
瘘实热之证
公英败酱猪肠汤:鲜蒲公英50克(干品25克)败酱草25克
用布包裹
与猪大肠250克用砂锅炖至烂熟
去布袋
加入食盐调味
分2次食猪肠喝汤
适用于痔
瘘实热证
党参无花果炖猪瘦肉:党参50克无花果250克
猪瘦肉500克
同炖至肉熟透
加入食盐调味
分顿食肉喝汤
适用于痔瘘日久气血虚弱证
大枣乌鱼汤:大枣50克(去核)乌鱼500克
用砂锅炖至烂熟
加食盐
生姜少许
分餐食用
适用于痔瘘虚证
内痔的预防调护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
忌食辛辣
醇酒厚味
起居有常工作劳逸结合
从事久站久立工作者
应适时变换体位
注意肛门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及时治疗腹泻便秘
痢疾等疾病
内痔术后饮食要清淡
必要时给予半流或全流饮食
术后痔核脱落期尽量减少活动
多卧床休息
术后每次排便后用淡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
而后换药
注意观察病人术后反应若有发热
疼痛
小便困难及便后出血
应及时查明原因
妥善处理
术后若痔核脱出应及时托回肛内
以防水肿嵌顿
内痔应该如何预防?
内痔的饮食疗法
香蕉蕹菜粥:香蕉100克去皮为泥蕹菜(通心菜)100克取尖
粳米50克
粳米加水煮至将熟时
放入蕹菜尖
香蕉泥
加入适量食盐或白糖
同煮为粥
作早餐主食
适用于痔
瘘实热之证
公英败酱猪肠汤:鲜蒲公英50克(干品25克)败酱草25克
用布包裹
与猪大肠250克用砂锅炖至烂熟
去布袋
加入食盐调味
分2次食猪肠喝汤
适用于痔
瘘实热证
党参无花果炖猪瘦肉:党参50克无花果250克
猪瘦肉500克
同炖至肉熟透
加入食盐调味
分顿食肉喝汤
适用于痔瘘日久气血虚弱证
大枣乌鱼汤:大枣50克(去核)乌鱼500克
用砂锅炖至烂熟
加食盐
生姜少许
分餐食用
适用于痔瘘虚证
内痔的预防调护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
忌食辛辣
醇酒厚味
起居有常工作劳逸结合
从事久站久立工作者
应适时变换体位
注意肛门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及时治疗腹泻便秘
痢疾等疾病
内痔术后饮食要清淡
必要时给予半流或全流饮食
术后痔核脱落期尽量减少活动
多卧床休息
术后每次排便后用淡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
而后换药
注意观察病人术后反应若有发热
疼痛
小便困难及便后出血
应及时查明原因
妥善处理
术后若痔核脱出应及时托回肛内
以防水肿嵌顿
内痔应该如何治疗?
内痔的外治法
1.熏洗 各期内痔均可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
常用方为五倍子汤或苦参汤
或选用芒硝
金银花
连翘
苦参
地榆
马齿苋
川椒等1~2味煎水熏洗
熏洗可起活血消肿
清热止痛
收敛止痒的作用
2.外敷 内痔后期痔核表面糜烂渗液
暂时不能手术者
可先用上法熏洗患部
然后用五倍子散
消痔散加枯矾粉外敷
外敷具有清热消肿
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
可使痔核缩小
溃面愈合
3.塞药 IⅡ
Ⅲ期内痔及内痔手术后不便敷药者
可把药物做成膏或栓
塞人肛内
达到清热消肿
镇痛止血的目的
塞药可选用九华膏
紫草膏等
4.枯痔法
以药条或药钉插入痔核内使痔枯干坏死
脱落而愈
现一般采用无砒药钉如七仙条
二黄枯痔钉等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
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兼有各种急性病严重的慢性病
肛门直肠急性发炎
腹泻
恶性肿瘤
出血患者
以及对砒剂过敏者
操作方法:术前清洁灌肠取侧卧位或截石位
充分暴露肛门
用生理盐水洗净后
翻出痔核于肛外
用左手食指
中指固定痔核
作表面消毒
以右手拇
食指持药钉尾段
于距齿线0.3-0.5厘米处
与肠壁纵轴成250.350的方向旋转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
深约l厘米
一般每核一次插人4~6根
或视痔核大小而定
间距为0.3~0.5厘米
然后剪去露在痔核外的多余药钉
钉根外露1毫米左右
太短易引起插口出血
且不易固定;太长则易损伤对侧肠壁
而后将痔核推回肛内
同法处理其他痔核
一次最多处理3个
每次插钉完毕
同时塞人黄连膏或紫草膏
一般7日左右痔核萎缩脱落
注意事项:插钉不能重叠深浅适宜
太深可使括约肌受损坏死
感染疼痛;太浅药钉容易脱落
造成插口出血
达不到治疗目的
先插小痔核
后插大痔核
或先插有出血点的痔核
在出血点插钉1个可以止血
插钉时应正确掌握与齿线的距离
过近可引起疼痛
一次插钉总数不超过20根
术后处理:术后24小时内不解大便以防药钉滑脱引起出血
若大便后痔核脱出
应即推回
以免水肿嵌顿引起剧痛
并辅以止血消肿润肠药物治疗
若使用含砒汞药钉
应嘱患者多饮开水
或以银花
绿豆煎汤内服
以利砒毒排泄
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有否高热
腹痛
呕吐
口腔破溃等中毒情况
以便及时处理
5.结扎法
以药线或粗丝线或胶圈结扎痔核根部
阻断痔核血液供应
使之缺血干枯
坏死而脱落
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一般较常用的方法有贯穿结扎法
胶圈套扎法等
(1)贯穿结扎法:用丝线贯穿结扎于痔根部以阻断病变部位的气血流通
达到使痔核坏死脱落的目的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
尤其是纤维型内痔更为适宜
禁忌证:肛周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痢疾
腹泻
浸润型肺结核
严重的肝肾疾患
高血压
各种血液病患者以及临产孕妇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
采用腰俞麻醉或局麻
取侧卧位或截石位
充分暴露肛门部位
常规消毒铺巾
术者两手的食指交叉
缓缓进行扩肛
使括约肌松弛
痔核充分暴露
以弯血管钳夹住痔核基底部
用左手向肛外轻轻牵引
右手持弯圆针穿10号粗丝线从痔核基底部中央稍偏上方穿过
然后用剪刀沿齿线剪一浅表切口
缝线绕痔核基底“8”字结扎
结扎后的痔核再注入15%明矾液或消痔灵注射液
或轧压痔核
以加速痔核坏死脱落
最后剪短扎线
约留3
5厘米
再把痔核推回肛内
术毕注入紫草膏
用纱布外盖固定
一般一次处理3个痔核
若为环形内痔
可先将痔核分为几个痔块
在痔块之一侧用两把止血钳夹起粘膜
从中间剪开
同法处理痔块对侧
然后将痔块进行“8”字贯穿结扎
同法一一处理其他痔块
注意事项:结扎时应先小后大缝针穿过痔核基底时
不可穿入肌层
以免引起肌层坏死或并发肛周脓肿
术后当日禁止排便
如便后痔核脱出
应立即推回肛内
以免水肿加剧疼痛
术后7~14日为痔核脱落期
嘱病人尽量减少活动
大便时也不宜用力努责
以防引起大出血
(2)胶圈套扎法:借助器械将小乳胶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胶圈扩张后的紧缩力
阻断痔核血液供应
使之缺血坏死脱落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及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同贯穿结扎法
操作方法:术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或清洁灌汤取侧卧位或膝胸位
先插人斜面肛门镜
确定痔核位置及数目
选定套扎部位;充分暴露痔核区
以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
而后由助手固定肛门镜
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套住痔核
右手持麦粒钳
经套扎圈钳住痔核根部
将痔核拉入套扎器内
按压套扎器柄
使套圈外套向痔根部移动;随之将套圈推出
扎到痔核根部
然后松开麦粒钳与套扎器一并退出
再缓缓退出肛门镜
注意事项:同贯穿结扎法
6.注射疗法
(1)硬化萎缩注射法:将硬化萎缩注射剂注射至痔核粘膜下层静脉丛的间隙内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
曲张的痔静脉丛也因静脉
静脉周围炎和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而逐渐闭塞
达到使痔核硬化萎缩的目的
适应证:IⅡ
Ⅲ期内痔
内痔兼有贫血不适合其他疗法者
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内痔嵌顿;内痔伴有急慢性炎症及腹泻;兼有严重肺结核高血压
肝肾疾患及血液病;由腹腔肿瘤引发的内痔
外痔及临产孕妇
前列腺增生较重者
常用药物:消痔灵6%~10%明矾液
5%鱼肝油酸钠
5%~10%石炭酸甘油等
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术野消毒
局部麻醉后
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肛管及肠腔
扩肛后以皮试针头抽取药液
在嗽叭形肛镜下进行注射
药液应注在距齿线0.5厘米处的痔核粘膜下层
针头以斜150角进行注射
每核注入药液0.5~1毫升
以痔核肿胀表面颜色不变为度
每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
用药总量不超过3~4毫升
若一次注射不愈
相隔7日可再注1次
一般3-4次可以治愈
(2)消痔灵四步注射法:也是硬化萎缩注射法的一种原理与硬化萎缩注射法同
①适应证:各期内痔
出血
Ⅲ期内痔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静脉曲张性内外痔
②禁忌证:内痔嵌顿发炎;伴有急性肠炎
痢疾;皮赘外痔
③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
用0..5%e洗必泰棉球局部消毒
充分暴露病变部位
用l%普鲁卡因10-15毫升作肛门局部麻醉
再用0.5%o洗必泰棉球消毒肛内痔区
用手扩张肛门
在嗽叭形肛门镜下仔细查清内痔部位
数量及大小
再用食指触摸痔区有无动脉搏动
确定注射部位
然后用5号针头
5毫升注射器
吸取消痔灵液
在肛门镜下分四步
进行低浓度
大剂量注射
下面介绍各项具体操作
直肠上动脉区注射:为避免药液集中引起组织坏死出血用l%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液按l:1的比例稀释的药液进行注射
每点注射2~3毫升
痔粘膜下层注射:为防止组织坏死用1%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按2:1稀释的药液从痔核中部进针至肌层
当出现肌性抵抗感后边退针边注射
再呈扇形注射
使药液均匀充盈到粘膜下层组织中
注入的药量可视痔核呈弥漫性肿胀为宜
每核注药量为4—6毫升
痔粘膜固有层注射:当第二步注射完毕再缓慢退针
出现落空感时
即进入到痔粘膜固有层
缓慢注药
每核注药2—3毫升
注药后可见痔核粘膜呈水泡状
并能见到粘膜的微细血管
洞状静脉区注射:最后在齿线稍上方的内痔最低部位即洞状静脉起始部进行注射
为避免药液扩散到齿线以下引起疼痛
将药液稀释为l:l浓度
在肛门镜下或用手指暴露内痔下部
在齿线上O.1厘米处进针
针尖穿入内痔的斜上方作扇形注射
每核注药1-3毫升
Ⅲ期内痔一次注药量为20~45毫升(稀释后剂量)
最后用3厘米长
1厘米宽的凡士林纱布
大部分放入肛内
固定内痔
防止嵌顿
外用纱布固定
原则上一次注完所有内痔
注射后内痔因组织萎缩
干枯成为异物
本法一般无不良反应
若注射后稍有疼痛
不须处理;可能有低热
极少数病例体温较高
可对症处理
3-5日可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注射时要严格消毒
每次注射进针处必须消毒
以防感染
必须选用细针头
以免针孔太大引起出血
进针后应做回血试验
无回血方可缓缓推药
针头勿向痔核内各方向乱刺
以免损伤痔内血管引起出血
造成痔核血肿
局部渗出液增多
延长痔核萎缩时间
注射的深浅要适度
太浅易引起粘膜溃烂
过深可使肌层组织硬化
勿使药液注人外痔区
或注射位置过低
以免药液向肛管扩散
造成肛周水肿疼痛
注射后24小时不宜排便
并减少活动
(3)坏死枯脱注射法:是将腐蚀性药液注入痔核内使痔核组织坏死脱落
经过创面修复而愈合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
禁忌证:同硬化萎缩注射法
常用药物:枯痔油新6号注射液
操作方法:腰俞麻醉或局麻取截石位
充分暴露肛门
用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
将内痔翻出肛外
左手持蚊式止血钳于齿线上将痔核夹住一部分固定
右手持备好的药液注射器
在齿线上0.3~0.5厘米处
刺入痔核粘膜下层
由低到高呈柱状将药液缓缓注入痔核内
以痔核略膨大变色为度
注射后
将痔核推回肛门内
痔核约7~14日坏死
干枯脱落
一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若痔核较大或较多
可分期注射
间隔2周注射1次
若用枯痔油注射
每核注入0.5~1毫升
总量不超过4毫升
注意事项:同硬化萎缩注射法注射后7—14日减少活动
防止痔核脱落时发生大出血
7.内痔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疼痛:口服止痛药或用1%普鲁卡因10毫升在中髎或下髎穴封闭
每侧5毫升
也可选用少腹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
加金银花15克
连翘10克
蒲公英20克
活血止痛
清热解毒
出血:若内痔结扎不牢或痔核枯脱
出现创面渗血
可用凡士林纱条填塞
压迫止血
也可外敷止血散
若小动脉出血
应在能充分暴露出血点的条件下进行缝扎止血;术后可口服云南白药等
以防出血
发热:因组织坏死被吸收引起的发热体温通常不高(38℃以下)
一般不须处理
注意观察
若为局部感染引起高热
应服清热解毒药物
方选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加金银花
连翘
败酱草
水肿:可用朴硝30克黄柏30克
金银花15克
红花15克
蒲公英20克
白矾3克煎水熏洗
每日1-2次
或用1:5000高锰酸钾热水坐浴
浴后外敷痔疮膏
轻者可用热水袋热敷
小便小利:嘱病人多饮水或用车前子30克
冬瓜皮30克煎水代茶饮服;也可针刺三阴交
水分
关元
中极等穴位
或用l%普鲁卡因10毫升长强穴封闭
或用热水袋热敷
内痔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不能错误地认为痔切除是一种小手术若掉以轻心
稍一不慎
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造成大的悲剧
Buls(1978)曾分析连续500例的痔切除
其并发症如下:肛瘘0.4%
肛裂0.2%
肛管狭窄1.0%
肛门失禁0.4%
皮垂6.0%
粪块嵌塞0.4%
血栓性外痔0.2%及尿潴留10%
1出血 内痔术后出血的原因有早期及晚期两种
前者由于线结不紧
滑脱所致;后者发生在术后7~10d左右
由于结扎处感染所致
由于肛管括约肌的作用
血液多向上反流入肠腔
而不流向肛门外
故临床上不能发现“染红敷料”的现象
因此这种“急性出血”常不易早期发现
凡有下列现象应考虑是“隐性出血”的早期征象:①有阵发性肠鸣
肠痛及急迫便意感;②病人伴有头昏
恶心
出冷汗及脉快等虚脱症状
凡出现上列情况
应立即在止痛情况下进行直肠指诊或镜检
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
确诊有出血应及时止血
若肛管直肠内积血较多
看不清出血点
可先用气囊压迫止血
如无气囊
可用30号肛管
外裹凡士林纱布
两端用丝线扎紧
外面再涂麻醉软膏
塞入肛门内作压迫止血
一般应用此法都可止血
若找到出血点
可用缝扎止血
并全身应用止血药及抗生素
2狭窄 细致的手术操作及早期肛管扩张
可以预防肛管狭窄
狭窄可在肛缘
齿线处或齿线
肛缘处狭窄主要由于肛缘的皮肤及粘膜切除过多
致伤口收缩造成肛缘狭窄
瘢痕处常伴有肛裂
由于排粪时造成撕裂所致
用手法及器械扩肛多无效
常需多次手术治疗
齿线处狭窄可发生于闭式痔切除术后
齿线上狭窄由于痔基底部结扎过宽
后者可用多个小的结扎来代替大块结扎
肛管扩张常有效
不行则需手术矫正
3尿潴留 尿潴留是痔或其他肛管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约有6%需行导尿术(Crytal 1974)
预防尿潴留
可用下列措施:①指导病人在术前及术后当天12h内限制饮水
以造成轻度失水状态
有人认为这是一重要措施
因在麻醉未消失前
膀胱过早膨胀
常致尿潴留
②术后镇静剂尽量少用
③早期起床活动
④首次排尿应急起去厕所小便
引起条件反射
⑤最好采用局部麻醉
⑥肛缘皮肤伤口尽量不缝合
术后直肠内尽可能不置肛管或大块纱布作压迫止血用
可减少术后疼痛及原发性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