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窦炎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这时原有症状加重
出现畏寒
发热
食欲不振
便秘
周身不适等
小儿可发生呕吐
腹泻
咳嗽等症状
2.多可出现—侧持续性偶可发生双侧持续性鼻塞
3.患者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时
刺激咽
喉粘膜
引起发库
咳嗽和咳痰
甚至恶心
4.前额部疼晨起轻
午后重
还可能有面颊部胀痛或上列磨牙疼痛
多是上颌窦炎
5.晨起感前额部疼渐浙加重
午后减轻
至晚间全部消失
这可能是额窦炎
6.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
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
多虫筛窦炎引起
7.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
还出观早晨轻
午后重的枕部头痛
达可能是蝶窦炎
8.慢性鼻窦炎除鼻塞流涕
头痛等症状外
还有如下特点:
(1)头痛较轻一般多属闷痛
钝痛
(2)嗅觉减退或消失
(3)休息滴鼻药
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气引流后头痛可减轻
(4)咳嗽低头
弯腰
用力时头痛加重
(5)吸烟饮酒
情绪激动时可加重头痛
(6)有时可引起精神不振易困倦
头昏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1.全身抵抗力降低如过度疲劳
受凉受湿
营养不良
维生素缺乏
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所致
2.变态反应体质全身性疾病如贫血
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状腺
脑垂体和性腺等功能减退)
急性传染病如流感
麻疹
猩红热
白喉等均可诱致本病发生
3.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
中鼻甲肥大
鼻息肉
变态反应性鼻炎
鼻腔异物或鼻腔肿瘤
也可引起鼻窦炎
4.邻近病灶如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
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
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
拔牙时损伤上颌窦壁或龋齿残根坠入上颌窦内等也可导致鼻窦炎
5.其它如鼻窦外伤骨折;游泳时跳水姿势不当(如取立式跳水)
或潜水与游泳后擤鼻不当
污水进入鼻窦内;鼻腔内填塞物置留时间过久;高空飞行迅速下降
窦腔与外界形成相对的负压
将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窦等也能造成发病
关于西医鼻窦炎的病理病因:
鼻窦是头骨和面骨中围绕鼻腔周围的一些含气的空腔包括上颔窦
额窦
筛窦和蝶窦
鼻窦炎是指化脓性球菌感染鼻窦粘膜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鼻窦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一个鼻窦单独发病
也可几个鼻窦同时发炎
如果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
或反复发作
可致慢性鼻窦炎
本病绝大多数由伤风感冒引起全身抵抗力低下
其它鼻腔疾病常有鼻涕阻塞
游泳
跳水方法不当
以及气压的迅速改变(如飞行
潜水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由牙根感染扩散引起的上颌窦炎叫牙原性上颌窦炎也是鼻窦炎的一种
关于中医鼻窦炎的病理病因:
鼻乃清窍为肺之门户
其呼吸之畅通
嗅觉之灵敏全赖清阳充养
鼻窦炎属中医“鼻渊”
“脑漏”范畴
鼻窦炎多由气虚不固
外邪侵袭
邪入化热
灼腐生脓
滞留空窍
弥散清空
清浊不分
窍隙闭塞
引致鼻塞流涕
头痛头胀
智力昏蒙
身疲肢倦
常易外感
外感后鼻窦炎又加重
如此互为因果
反复发作
在此病理机制中
痰浊脓液既是病理产物
又是新的病因
故清除痰浊脓液
杜绝痰浊之源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故升清降浊则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法则。
(1)与慢性鼻炎鉴别:慢性鼻炎流鼻涕不呈绿脓性亦无臭味
故观察鼻涕的性质是鉴别关键;拍摄X光片检查鉴别可准确无误
慢性鼻炎病变局限于鼻腔
而慢性鼻窦炎则鼻窦内可见有炎性病变
(2)与神经性头痛鉴别:有些患神经性头痛的病人可长年头痛反复发作
往往误认为有鼻窦炎
但这种病人基本没有鼻部症状
故从表现及拍X光片即可加以鉴别
2注意擤涕方法
鼻塞多涕者
宜按塞一侧鼻孔
稍稍用力外擤
之后交替而擤
3游泳时姿势要正确
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
4有牙病者
要彻底治疗
5急性发作时
多加休息
卧室应明亮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但要避免直接吹风及阳光直射
6遵医嘱及时用药
7慢性鼻窦炎者
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
注意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8严禁烟
酒
辛辣食品
9保持性情开朗
精神上避免刺激
同时注意不要过劳
10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
食疗验方
(1)公英地丁酱 【组成】嫩蒲公英30克嫩紫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排脓
【用法用量】蒲公英
地丁洗净
放入沸水煮开烫熟
切细蘸酱食
(2)苍耳子茶 【组成】苍耳子6克茶叶6克
【功能主治】祛风通鼻窍
【用法用量】两物置杯中
泡开水代茶饮
(3)葱白汁 【组成】葱白10克 【功能主治】祛风通窍
【用法用量】葱白捣烂
绞汁
涂鼻唇之间
每日2次;或用开水冲后
乘温熏口鼻
(4)茶柏散 【组成】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
解毒排脓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
以少许药未嗅入鼻内两侧
每日多次
(5)葫芦酒 【组成】苦葫芦子30克 【功能主治】通鼻窍
【用法用量】葫芦子捣碎置瓶中
加150毫升醇酒浸泡7日
去渣后
少少纳入鼻中
每日2~4次
(6)老干丝瓜末 【组成】老干丝瓜2克 【功能主治】化瘀解毒
【用法用量】将老干丝瓜干烧灰存性为末
每次服15克
每日早晨用开水冲服
(7)黄连辛夷花各3克
冰片0.6克共研细末
取适量药末吹入鼻腔
每日2-4次
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8)鱼腥草东风桔根各30克
野菊花24克
豆豉姜
丝草各15克
入地金牛根6克
每日2次水煎服
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9)麻黄辛夷
甘草
茶叶各等量
水煎后过滤
每日3次点鼻
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10)鱼脑石粉9克辛夷6克
细辛3克
冰片O.9克
共研细末
每日3次吹鼻
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11)麦门冬石豪各5克
知母
黄芩
栀子
百合各2克
辛夷
枇杷叶各2克
升麻l克
每日2次水煎服
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疗效理想
虚症
(1)辛荑花煲鸡蛋 【组成】辛荑花10~20克鸡蛋2只
【功能主治】解毒
通鼻窍
滋阴
【用法用量】用辛荑花
鸡蛋加水适量同煮
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
饮汤吃蛋
(2)大蓟根鸡蛋 【组成】鲜大蓟根60克鸡蛋3只
【功能主治】润肺解毒
育阴止血
【用法用量】上2味同煮至蛋熟即成
每日1次
连服1周
2注意擤涕方法
鼻塞多涕者
宜按塞一侧鼻孔
稍稍用力外擤
之后交替而擤
3游泳时姿势要正确
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
4有牙病者
要彻底治疗
5急性发作时
多加休息
卧室应明亮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但要避免直接吹风及阳光直射
6遵医嘱及时用药
7慢性鼻窦炎者
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
注意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8严禁烟
酒
辛辣食品
9保持性情开朗
精神上避免刺激
同时注意不要过劳
10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
食疗验方
(1)公英地丁酱 【组成】嫩蒲公英30克嫩紫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排脓
【用法用量】蒲公英
地丁洗净
放入沸水煮开烫熟
切细蘸酱食
(2)苍耳子茶 【组成】苍耳子6克茶叶6克
【功能主治】祛风通鼻窍
【用法用量】两物置杯中
泡开水代茶饮
(3)葱白汁 【组成】葱白10克 【功能主治】祛风通窍
【用法用量】葱白捣烂
绞汁
涂鼻唇之间
每日2次;或用开水冲后
乘温熏口鼻
(4)茶柏散 【组成】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
解毒排脓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
以少许药未嗅入鼻内两侧
每日多次
(5)葫芦酒 【组成】苦葫芦子30克 【功能主治】通鼻窍
【用法用量】葫芦子捣碎置瓶中
加150毫升醇酒浸泡7日
去渣后
少少纳入鼻中
每日2~4次
(6)老干丝瓜末 【组成】老干丝瓜2克 【功能主治】化瘀解毒
【用法用量】将老干丝瓜干烧灰存性为末
每次服15克
每日早晨用开水冲服
(7)黄连辛夷花各3克
冰片0.6克共研细末
取适量药末吹入鼻腔
每日2-4次
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8)鱼腥草东风桔根各30克
野菊花24克
豆豉姜
丝草各15克
入地金牛根6克
每日2次水煎服
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9)麻黄辛夷
甘草
茶叶各等量
水煎后过滤
每日3次点鼻
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10)鱼脑石粉9克辛夷6克
细辛3克
冰片O.9克
共研细末
每日3次吹鼻
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11)麦门冬石豪各5克
知母
黄芩
栀子
百合各2克
辛夷
枇杷叶各2克
升麻l克
每日2次水煎服
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疗效理想
虚症
(1)辛荑花煲鸡蛋 【组成】辛荑花10~20克鸡蛋2只
【功能主治】解毒
通鼻窍
滋阴
【用法用量】用辛荑花
鸡蛋加水适量同煮
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
饮汤吃蛋
(2)大蓟根鸡蛋 【组成】鲜大蓟根60克鸡蛋3只
【功能主治】润肺解毒
育阴止血
【用法用量】上2味同煮至蛋熟即成
每日1次
连服1周
鼻窦炎的主要症状是不通气所以治鼻窦炎要用部膜收缩剂
如1%麻黄素或滴鼻净
配合0.15%黄连素或0.5%的氯霉素液点鼻消炎
每天的点药次数以维持通气为标准
如果用药后不能维持通气
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鼻甲切除或电烙术
鼻窦炎是鼻窦内的化脓性炎症
以流脓鼻涕
头痛为主
治疗时除滴用鼻税膜收缩剂外
还要使用抗生素以消除鼻窦内的细菌感染
或做上颌窦穿刺术
必要时应进行鼻窦根治手术
在鼻窦根治手术中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由于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照明
因而可彻底清除病变
并且尽可能的保留鼻腔及副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构
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
如今不开刀的内窥镜微创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一可选用的西药
1.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1)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足量以控制感染
防止其转为慢性
(2)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每次1—2滴
每日2次
(3)镇静止痛药:用于头痛剧烈者
2.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局部治疗为主可选用血管收缩剂滴鼻
常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
滴鼻净等
可在滴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等
应注意滴鼻净不宜长期使用
以免发生药物性鼻炎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肺经风热型:
(1)筋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
一日3—4次
(2)胆香鼻炎片:成人每次4—6片一日3次
温开水送服
儿童减半
(3)鼻渊丸:每次服用12粒一日3次
温开水送服
(4)苍耳子鼻炎胶囊:口服按本品说明书要求服用
(5)鼻炎丸:每次6g一日2次
温开水送服
(6)香菊片:每次2—4次一日3次
温开水送服
(7)辛苹冲剂:成人每次1袋一日3次
开水冲服
小儿用量酌减
(8)鼻通丸:每次服用1丸一日2次
温开水送服
(9)鼻渊舒口服液
三按摩治疗法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额窦头部(大脑)
脑垂体
小脑及脑干
鼻
肺及支气管
腹腔神经丛
甲状腺
甲状旁腺
肾上腺
肾
输尿管
膀胱
失眠点
生殖腺
2.足外侧反射区:生殖腺
3.足背部反射区:上颌下颌
扁桃体
喉与气管
胸部淋巴腺(胸腺)
上身淋巴结
下身淋巴结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
按法
食指关节刮法
拇指推法
擦法
拳面叩击法等
2.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拇指推法
叩击法等
3.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
食指推法
拇指推法等
另外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内迎香穴
每日每穴30次
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疗仪按摩鼻通穴
均有治疗作用
抗菌素治疗研究新结果:
美国医疗协会杂志12月第5期发表的一篇文章提示,目前采用的治疗鼻窦炎的治疗措施是无效的.
目前,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往往没有充分的临床信息保障,因为来自对临床患者进行的微生物病因学研究非常有限.在致病菌不清的情况下,英国与美国约9成的鼻窦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这种过度治疗导致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并对抗生素耐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类固醇类药物也应用于急性鼻窦炎的治疗,但针对其有效性的研究同样非常有限.
针对此,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Ian G. Williamson博士及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以确定阿莫西林与布的奈德对于急性上颌窦炎的疗效.240名非复发性鼻窦炎患者入选了该试验,并在2001.11-2005.11的试验期间接受58全科治疗.患者被随机分配入以下4组之一:
1. 抗生素与鼻类固醇组(阿莫西林500 mg,每日3次,疗程7天; 布的奈德,每个鼻孔200μg,,每日1次.疗程10天)
2. 抗生素安慰剂与鼻类固醇组;
3. 抗生素与鼻类固醇安慰剂组;
4. 抗生素安慰剂与类固醇安慰剂组.
研究结果如下:
--29%接受阿莫西林治疗的患者症状持续超过10天;
--36%未接受阿莫西林治疗的患者症状持续超过10天;
--31.4%接受布的奈德治疗的患者症状持续超过10天;
--31.4%未接受布的奈德治疗的患者症状持续超过10天.
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伴有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典型特征的患者,目前的常用治疗措施(抗生素与类固醇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鼻窦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病情的自然过程均无明显影响.类固醇药物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有效.
关于中医治疗鼻窦炎的理论:
鼻乃清窍为清阳之居所
清气之通道
而鼻窦炎则是鼻窦升脓阻塞清窍
当今医者多以消炎
通窍为治
西医则动辄穿刺排脓
输液
虽能取效一时
但一遇感冒
旧病复发
究其原因乃清阳无力上冲
浊阴胶结不降
据此
用升清降浊法
使浊阴下降
涤荡污秽
清阳上达
敷布清新
则疗效巩固长治久安
鼻腔和鼻窦位于颅脑下面居于咽喉与口腔上方
坐落于两眼眶之间
它们之间相互为邻
关系密切
鼻腔和鼻窦病变常向附近组织蔓延
因而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若延及颅脑
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对咽喉与眼眶的渗透
也会引起各种病变
尤其对儿童来说
并发症将会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鼻炎
鼻窦炎引起并发症有多种途径:
①直接感染:鼻腔与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与消化道直接相通
鼻炎
鼻窦炎分泌物向下引流
直接刺激这些组织
引起各种病变
②破坏骨壁感染:鼻窦炎症如果破坏鼻窦骨壁炎症常由此延至其他组织
因为鼻窦位置不同
故引起并发症亦相异
如额窦炎易引起眶内或颅内并发症;筛窦炎破坏顶壁
侵入前颅凹
穿透侧壁
发生眶内并发症
蝶窦炎破坏颅底可引起颅脑内不同并发症
也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
上颌窦炎可引起眶内感染及牙槽瘦管等并发症
③经血行感染:鼻腔和鼻窦具有丰富的血管网并且与眶内
颅内有复杂的联系
所以鼻炎与鼻窦炎的细菌和毒素
先破坏血管内膜形成血栓
栓子随血行传至其他器官
引起并发症
④经淋巴管感染:鼻腔或鼻窦的淋巴管直接把炎性物质传布到其他器官或组织发病
⑤经解剖通道:鼻窦骨壁有多处正常通道如筛骨上壁有许多小孔称筛孔
主要是嗅神经纤维通向颅内的孔道
炎症可以从筛孔中传入颅内发病
此外鼻腔与鼻窦的许多血管也直接与眶内
颅内相通
炎症可沿血管通道引起并发症
⑥鼻窦外伤:引起骨折
穿孔伤或手术损伤等因骨壁断裂
组织破坏
使感染易于侵入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