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绝大多数因误食犬绦虫卵,在胃、十二指肠内孵化成六钩蚴后
经门静脉至肝脏发育成包虫囊肿。少数系由泡状棘球绦虫的蚴虫所引起的泡状棘球蚴病。肝包虫侵犯右叶最多
左叶和左、右两叶者均较少。临床分两种类型:①单房性包虫病(包虫囊肿或囊性包虫病)
是有包膜的囊状体,生长缓慢,囊的内壁(生发层)向腔内长出子囊
子囊内壁长出头节。②泡性包虫病。在肝内形成灰白色质硬的小囊泡
不含囊液而含豆渣样物质。
肝包虫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临床表现
①囊性包虫病有牧区生活史或有与犬密切接触史
早期一般无症状
尔后右上腹逐渐发现生长缓慢的肿块
有饱胀感
肝区不适
隐痛
肝脏肿大
触之囊性感
囊肿压迫胆总管时可有黄疸
压迫门静脉或腔静脉则可出现腹水
下肢浮肿
胃肠道受压可表现有消化不良等症状
囊肿破入腹腔则产生剧烈腹痛和过敏性休克
并发支气管瘘时
痰中带粉皮样物
②泡性包虫病
生长较快
肝区可有刺痛
胀痛
甚至剧痛
肝脏明显肿大
肝区触及较硬的肿块
表面不平
晚期常伴有消瘦
黄疸
腹水
发热等
2.包虫囊液皮内试验(卡松尼试验)
为特异性免疫反应其方法是将无感染的包虫囊液滤去头节
高压灭菌后作为原液
一般用1∶1000
1∶100
1∶10的等渗盐水稀释液0.1ml
由低浓度开始
在前臂屈侧作皮内试验
15分钟后观察结果
局部出现红色丘疹
红晕直径>1cm为阳性
若阳性反应在6~24小时后出现
则为延迟反应
仍有诊断价值
本试验阳性率为75%~95%
但有假阳性
3.补体结合试验
阳性率可达70%~80%
4.血化验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5.B型超声检查
肝区可见液性暗区并可确定囊肿的部位
大小
对肝泡状棘球蚴病需结合病史及卡松尼试验进行诊断
6.肝核素扫描
直径>2~3cm者肝内可显示占位性病变
7.X线检查
肝影增大横膈右侧升高或隆起
肝区可显示阴影或有钙化影
肝前下方囊肿可显示胃肠道受压征象
8.CT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肝包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人感染包虫病的主要原因是接触狗或处理狗
狼
狐皮而误食虫卵引起
虫卵在人的胃
十二指肠内孵化
放出六钩蚴
此幼虫循门静脉至肝
发生肝包虫病
肝包虫病应该如何治疗?
肝包虫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1.囊性包虫病
手术原则为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
消灭外囊残腔
外囊的处理可采用囊壁内翻缝合
腔内不放引流或填入血运良好的大网膜
囊肿破入腹腔者
彻底清理全腹腔
尤其是盆腔内的包虫内容物
破入胆道者处理原发病的同时
尚须切开探查胆总管
清除全部包虫碎屑
并作胆总管引流或内引流手术(RouX-Y吻合术)
破入胸腔内
先尽快治疗继发性胸内病变
待病情允许再行处理肝内之原发病变
2.泡性包虫病
争取手术根治根据病变范围
分别选用肝叶
半肝或肝部分切除术
经手术探查无法切除者
可行姑息性手术
如剔除术或局部注射甲醛溶液或口服甲苯咪唑试验治疗
400~600mg
3次/日
3~4周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