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原发性遗尿的原则主要为排除继发性遗尿的各种病因;①病史:注意有无遗传因素,遗尿是否由婴儿开始,后来才出现者及日间有排尿症状者可能继发性遗尿;同时有便秘或神经系疾患者可能继发于神经原性膀胱;②体检:作全身详细体检,特别注意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脊柱裂,会阴部感觉有无减退及下肢活动是否正常;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④X线检查:平片观察有无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有无机械性梗阻;⑤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检查观察有无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测定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
原发性遗尿的主要病因可有下列几种: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在睡眠后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将尿液排出;②睡眠过深:未能在入睡后膀胱膨胀时立即醒来;③心理因素:如患儿心理上认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失去照顾;患儿脾气常较古怪、怕羞、孤独、胆小、不合群;④遗传因素:患儿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较高的遗尿症发病率;
1.尿失禁 其尿液自遗而不分寐寤,不论昼夜,出而不禁,在小儿多为先天发育不全或脑病后遗症的患儿;
2.神经性尿频 其特点是患儿在白昼尿频尿急,入睡后尿频消失,与遗尿炯然有别;
(1)勿使患儿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控制睡前饮水量;每晚尿床的患儿;夜间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自控排尿的习惯;
(2)鼓励患儿消除紧张怕羞情绪,建立战胜遗尿的信心,积极配合服药和各种其他治疗;
(1)勿使患儿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控制睡前饮水量;每晚尿床的患儿;夜间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自控排尿的习惯;
(2)鼓励患儿消除紧张怕羞情绪,建立战胜遗尿的信心,积极配合服药和各种其他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应给予鼓励,使患儿有治好遗尿的决心;父母对患儿给予高度关心和爱护;在晚饭后禁止饮水,放睡前排尿,夜间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
二、药物 ①丙咪嗪:为中枢剂,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连续3~4个月;如停药后复发,可再给药;②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普鲁本辛或羟丁宁(Oxybutynin,即ditropan,尿多灵);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缩;③麻黄素25mg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
三、膀胱训练 在日间嘱患儿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由每1/2~1小时1次延长至3~4小时1次,以扩大膀胱容量;
四、条件反射训练 用一套遗尿的警报装置,训练患儿在遗尿前惊醒;在患儿身下放一电子垫和一电铃相连接,一旦电子垫被尿湿时,接能电路而使电铃发现声响,惊醒患儿起床排尿;如效果不佳,可加用丙咪嗪以减轻睡眠深度;一般经1~2个月的训练可使70~80%原发性遗尿获得治愈;
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